我市明年湿地面积将达到83750公顷

  本报讯(记者 程传军)为建立健全六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全面保护湿地,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我市结合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际,科学建立六安市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和管理体系,使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得到遏制,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得到提高,计划到2020年,全市湿地面积达到83750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0%。

  我市建立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根据湿地的重要程度、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将全市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并探索开展湿地管理事权划分改革。建立湿地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各县区统筹协调解决湿地保护重大问题,落实湿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湿地保护管理,通过设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形式加强对重要湿地的保护。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要求各县区制订与实施区域湿地保护规划,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将湿地管控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县区,着力提升湿地生态功能,积极建立湿地保护成效奖惩机制。同时,健全退化湿地修复制度,根据“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由责任主体承担修复责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重建或者修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积极扩大湿地面积,强化湿地修复成效监督。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仙草之乡”如何点草成金⊙国内首创多“V”型塔双索面斜塔斜拉桥——寿春西路桥贯通⊙我市打造全域公交网络体系⊙电视问政抓落实提升形象在行动相关县区快速整改电视问政曝光问题⊙我市明年湿地面积将达到83750公顷⊙市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展⊙王胜到夏店镇砖佛寺村走访慰问⊙七一期间我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火爆”⊙国际羽绒羽毛局年会我市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