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之乡”如何点草成金

  陈波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太平畈乡是霍山石斛的原产地、核心区,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附近,属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7%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山之巅,水之源”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中药材1460多种,是历史上有名的中药材之乡。近年来,太平畈乡立足优良环境,依托石斛等中药材产业,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之路。

  “石斛之乡”今胜昔

  走进天下泽雨石斛股份有限公司的枫斗加工车间,60余名身穿桔黄色工作服的女工正在四人一组,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石斛绕条制作。45岁的杜绣熟练地从面前的竹编簸箕里拈出一根已经烘制软化的石斛鲜条,用煮制过的龙须草小心地绕在一根尺余长的钢签上。“这一根钢签可以绕制出石斛枫斗5克左右,按目前的市场价可以卖到600到1000元,这是我们这儿真正的‘软黄金’,可值钱了!”杜绣笑着说。

  杜绣,太平畈乡王家店村贫困户,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杜绣因患鼻窦癌不能从事户外劳动,又要照顾家里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只好留守在家。2017年,天下泽雨公司在王家店村建立基地,杜绣和许多村民一起成为企业的固定员工。

  “在这里干活不用晒太阳,车间里还有空调。绕条活不累,手快的话一个月可以挣到2000多元。我们乡8个村都有妇女在这里上班,主要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石斛发展起来了,工厂办在我们家门口,全村人都跟着沾光了!”谈及自己的工作,杜绣脸上很是满足。

  走在太平畈乡的中心集镇上,太平河中央景观河道整洁美观,以霍山三宝为主题的石斛、灵芝、茯苓3座景观桥横跨河道连通两岸,河北岸王家店风情老街和南岸石斛休闲新街相映成趣。小镇的入口景观区、老街休闲服务区、新街文化商业区、石斛加工产业园区、石斛种养观光区5个功能片区各自独立又互为呼应,展现出这个石斛特色小镇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原来我们这里交通不便,穷乡僻壤,田薄地瘦,家家户户守着那点田地,只能混个温饱。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孩子留守在家。现在你看看,石斛这一个产业就富了我们全乡人!如今咱们乡集镇规划整饬有序,美丽乡村处处开花。农村商业银行太平畈支行2015年存款余额1.87亿元,到今年3月,存款余额已达到3亿元,户均7.5万元,人均两万元。如果按人均存款来算,我们太平畈说是全县最富裕的乡镇也不为过。”太平畈乡党委书记贺新建自豪地说。

  近年来,太平畈乡紧紧围绕“做大石斛产业,打造石斛之乡,推动石斛之旅,带动群众致富”这一发展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不断扩大石斛种植面积。目前,以王家店村为源头核心、以“九太路”为主线中轴,以5大板块为特色重点,石斛产业在太平畈乡已成集群发展之势。

  天下泽雨、九仙尊、中国中药、白马尖、绿斗等等,几乎县内所有大型石斛企业都在太平畈这一石斛源头“圣地”开始了“圈地运动”。太平畈乡顺势而为,制订了“公司带农户,大户带贫户,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方向,构建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群众把山场和土地流转给石斛企业,把闲置“沉睡”的土地资源盘活,助力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乡共计流转土地山场10000多亩,流转费用每年达500多万元,惠及700多户群众,可以50年长久收益,其中152户贫困户每年拿到土地流转费用达90多万元。

  据了解,太平畈乡石斛基地规模已达13000多亩,年产值10亿元。现有港资天下泽雨、国企中国中药、上市企业长江精工集团等十几家大型企业入驻,其中仅天下泽雨公司就累计投资5亿元用于基地建设和产品研发。龙头企业充分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群众就业。

  据统计,太平畈乡从事石斛生产加工的企业、合作社达266家(企业152家)。常年从事石斛生产加工、幼苗种植、除草采摘等工作的就有3000多人,临时用工达20多万人次。其中天下泽雨每年长期用工200多人,临时用工3万人次,每月发放工资就有90万元,直接帮助6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龙头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好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以石斛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该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最强支柱。

  保驾护航促发展

  石斛的规模种植投资巨大,而天麻、茯苓、灵芝等中药材在太平畈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广泛种植。这种以中药材为主要家庭副业的农耕传统在整个皖西地区也是独树一帜,极具地方特色。

  午后的太阳还很热烈,在太平畈乡洪峰村村头,一畦畦整齐的田块里,今年50岁的祝发余挥汗如雨,舞着锄头挖掘自家种植的中药材茯苓,一截截菌柴散落一地,地沟里好多蛇皮袋已经装满了刚起出的茯苓。“你们看看,这一个至少有20来斤!”抱着胖娃娃一样的“茯苓王”,祝发余忍不住开心地大笑起来。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仙草之乡”如何点草成金⊙国内首创多“V”型塔双索面斜塔斜拉桥——寿春西路桥贯通⊙我市打造全域公交网络体系⊙电视问政抓落实提升形象在行动相关县区快速整改电视问政曝光问题⊙我市明年湿地面积将达到83750公顷⊙市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展⊙王胜到夏店镇砖佛寺村走访慰问⊙七一期间我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火爆”⊙国际羽绒羽毛局年会我市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