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敏
徐缓 摄
“玻璃心”
很喜欢听钢琴曲。我总在想,那一排排黑白键,居然能够演奏出那么多美妙动听的乐曲。如果你去仔细观察一下钢琴,就会发现钢琴的音域很宽,上至最高音c5,下到最低音A2,一共88个音。正是有这么宽的音域,钢琴才能够演奏出那么丰富优美的音乐。
曾看过一些反映“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命运的书籍。那场十年浩劫,给了很多知识分子沉重的打击。各种诽谤、侮辱、谩骂,让那些习惯于捧着书本、拿着笔杆的知识分子难以承受。在打击面前,每个人的“心”不一样,命运也不一样。
有一些知识分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很透明,很干净,有骨气,但却易碎。这些人在“文革”中大多选择了自杀。与“玻璃心”相对的,是一颗“弹簧心”。这样的心,才能够抗打击。比如我们熟悉的钱钟书和杨绛先生,在各种荣誉、赞扬扑面而来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遭受各种谩骂、侮辱时,两人也能不争不辩,默默的承受。在批斗中,杨绛先生还曾被红卫兵剃了个“阴阳头”,但她并没有一蹶不振,伤感沉沦,而是用一晚上的时间,自己做了一顶假发,第二天早上,照样平静的去买菜、烧饭。就这样,两颗顽强的“心”,终于迎来了新生活的那一天。
天堂和地狱
有一个同学,曾告诉我,她以前也有一颗“玻璃心”。和男友吵架了,会难过很多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和男友牵手领了结婚证,她的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接下来是举办婚礼,他们一起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要让这一生只有一次的婚礼,成为幸福生活的起点。
就在婚礼即将举办的前几天,男友突然车祸身亡。一切来得那么突然,毫无征兆。她一下子从幸福的顶点跌入了痛苦的深渊。那已经买好的漂亮的婚纱,那精心拍出的一张张婚纱照,前一秒还是幸福的见证,此刻突然变成了一把把刺入胸口的“利剑”。一瞬间,她觉得天塌了,生活没有了意义。
一年后,她才艰难得从痛苦中走出来。她突然意识到,之前一直在蜜罐中长大的自己,居然也承受住了这原本认为无法承受的打击。她的心,慢慢地变得坚强起来。她懂得了:生活,本就充满了很多变数。幸福,是生活的一部分;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无法选择,只能去承受。
她告诉我,经历了这场痛,她才明白:心,要有韧性,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刚失去爱人的那一刻,她的一颗“玻璃心”面临着破碎的边缘。后来她想到,如果爱人还活着,他一定希望自己能够好好生活,而不是一直沉浸在痛苦的深渊中。
“心”的韧性
一颗有韧性的“心”,会让你的生活不至于一片混乱。摸摸我们的胸口,一颗“心”在里面突突的跳动。这颗“心”,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无法承受的一些事情,真的要是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你会发现,原来也可以挺过来。
高考成绩下来了,朋友圈中很多是“恭喜”的声音,但我知道,学霸毕竟是少数,一定也有很多颗心在默默地承受着痛苦。我希望所有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们,能够坚强面对,不要沉沦、自暴自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未来的路还很长,重拾信心,从头再来。
陶渊明有诗云:“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做自己应该做的,剩下的,就不要去管那么多了。命运从来都是不和我们商量的,所以,让“心”的宽度增加,让它更有韧性,让自己有能力体验“巧克力”的甜,也能够承受“莲子”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