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沧桑话文庙

  戚卫国/文图

26日五版7.jpg

  《安徽通志》(黄山书社)

26日五版6.jpg

  清·六安州学宫

26日五版88575.jpg

  六安文庙 郑金强 摄

26日五版5.JPG

  霍山文庙一隅。

  在六安市著名的城北小学旧址(文庙街)东侧,现留存几栋传统老建筑,这里就是六安文庙(亦称“学宫”)。翻开厚厚的《六安州志》(清同治十一年),不仅在《卷之十三》中有《学宫》专节,还在《卷之一(图考)》中有“学宫图”插画(明万历《六安州志》也有类似的“儒学之图”),为我们研究六安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留下了宝贵财富。

  据《安徽通志》(道光十年)等史籍记载:六安州儒学肇建于宋绍熙年间(1191-1194年),位于州治东北古儒林冈(据分析在现文庙偏东北近处或部分在文庙区域),六安县令陆子虞(陆游长子)始立新学。陆子虞在“新立学”时,敦请著名思想家叶适(1150-1223)办学作记,叶适因作《新学记》。叶适在此记中写道:“孔子叙书,列古圣人,尧、舜、禹、皋陶四人而已矣。”为至今所知,首次提出皋陶为上古“四圣之一”之文字记载(皖西学院马育良教授发现并提出的观点)。叶适文中还对皋陶作出新的历史评述:“自皋陶开天德之品,兴九德之教,以成天下之材,非天下无圣人之患,而患无是质与材也。”“故教德之方,自皋陶始能治天下以常道,能起天下以多材。禹、汤遵之,至于成周。”“夫九德者,皋陶所以教,学之所以始也”。据此可认定,六安州官办儒学在南宋时已出现,距今800多年。

  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学正成大用在此重建儒学,但学宫的泮池等水系未浚。至明洪武三年,知州薛敬、王成“以诏”重建儒学,自此“规制始备”。其后经过历次战乱,几乎全部毁坏,清同治四年开始重修,同治十年尽复原貌。现文庙遗存主要为清代建筑,也是六安城区目前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群。现存大成殿(为清道光间遗构)、明伦堂(为清同治间建筑遗构)、东西庑殿(为民国初重建)等,总30开间,建筑面积962平方米,占地总面积3635平方米。建筑结构为歇山式、五架梁、抬梁式建筑,灰砖墙体,釉筒盖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大成殿前为拜台(也称露台),东、西为庑殿,后为明伦堂。从《学宫》平面图看,其建筑群中轴线清晰(棂星门花园和水系、戟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地势南低北高),布局合理且美观大气。

  六安文庙至晚清沿续不更,其平面形制元明时始成定制,为泮池、桥、坊、大成门、大成殿、寝殿与厢、院、宫墙等组成的州署儒学“礼制”建筑。六安文庙作为清朝州府级学宫之一,主要建筑部分得以保存至今已属不易,又据专家考证,其棂星门格局和敬一亭设置在全国属罕见。

  民国期间,这里常用于六安教育和公益事业。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火燃起。1938年春,六安文庙成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办公地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等曾在这里办过公,进步人士朱蕴山、共产党员张劲夫等常住该文庙工作,从这里先后派出几十个工作团和大批干部至各县、区,把安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江苏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在江上青的率领下,还在文庙露台上进行过抗战文艺表演,引得六安全城轰动,全场群情激昂,因此,这里也是安徽抗日战争起点的标志。六安文庙现存建筑具有双重文物保护价值。1998年5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安曾于1983年和1986年由文物局分别对明伦堂和大成殿组织过加固维修。

  据老人回忆,六安解放前,戟门和泮池尚在,泮池上有石拱桥,池中放养有龟,桥两边有碑廊。解放前后,这里均曾用作小学校舍,但原文庙格局未动。戟门、大成殿上面仍高悬着金字匾牌,大成殿中后部屹立着供奉孔子的神龛。神龛下面为砖石底座,上面是一米多高精致的小木屋。透过中间的格子门,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陈列着孔子木主龙牌,上面闪烁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主位”十二个金字。后来由于六安文庙区域在功能定位、管理措施上受诸多因素影响,该建筑群不仅核心区构成缺失(戟门1978年拆除,原址处建了四层办公楼,敬一亭、尊经阁早已毁弃)及室内设施拆除,且存世建筑已呈破旧残败状态。核心区外的泮水、桥、坊和棂星门早已不存,其遗址位于南侧新建小区。

  时光苒荏,时不我待,绵延古城历史文化,我辈当自强。笔者设想,可依据《六安州志》记载的《学宫图》史料,在保护好现存文物古迹的基础上,邀请专业人员编制六安文庙保护利用规划,融入鼓楼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整体规划中。建议拆除现占用戟门的四层办公楼及其一些非法搭建房,形成文庙四进制(从戟门、大成殿、明伦堂至尊经阁的明显中轴线)保护区域。

  维修和复原,重在保护利用。该项目如能所愿推进,建议在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步考虑殿堂内部功能定位:其一,复建仿古戟门。按照戟门左边名宦祠、右边乡贤祠的布局,设想左室作为“六安古代名宦陈列厅”布展:在此厅可收集展示南宋抗敌名臣汪立信、抗金英雄程端中(宋代理学大师程颐的大儿子,程端中墓被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末抗敌大臣史可法、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等事迹;右室作为“六安乡贤陈列厅”布展:在此厅可收集展示明代名医李玉、清代制茶名人涂乾吾、兽医学鼻祖喻氏弟兄、广西巡抚涂宗瀛、一品斋毛笔创始人夏均安等人事迹。两厅相关史籍收集后,以绘画、图片、文字介绍为主,辅之收集文物支撑。其二,组织大成殿、明伦堂及庑殿维修。大成殿维修后参照外地祭拜孔子殿堂,进行儒家代表性人物造像及布局,视情增加皋陶及之后的商代伊尹、周代的周公造像,形成有六安特点之殿堂。明伦堂及东西庑殿维修后,建议规划为安徽抗日战争史陈列馆,收集安徽、特别是六安境内抗日战争史实,以图片、文字和文物进行展示。其三,建议复建敬一亭、尊经阁(或名“文昌阁”)。敬一亭保持传统样式和风格,尊经阁应适度扩建为两层、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仿古建筑,以作为市图书馆城区分馆或街道图书馆用房。其余空地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小型广场,并在空地适当种植高大古朴树种,打造历史文化景观氛围,成为一处易于管理的独立院落。

  笔者期望,文庙院落与南北双塔形成“一仓两桅”格局(传说南北双塔似六安古城航船的两只桅杆,文庙就是船仓了),辅之周边已打造好的英布墓、正在维护的赓飏书院以及设想打造的北门段古城墙等景观,将会使其越发显示出传统文化街区的风雅与韵味。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工匠精神的追梦人——访宫式木雕彩绘贴金第四代传人刘大宏⊙岁月沧桑话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