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可限流,旅游业当升级

  张凡

  通过实名制网络预约订票、执行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限制、按时段设置不同档门票……近年来,一些热门景区通过各种限流举措,合理引导客流,取得良好效果。从今年6月份起,八达岭长城景区也正式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并开启“限流”模式,每日游客总量控制在6.5万人次,有效缓解了这一著名旅游景点的拥挤状况。在旅游需求井喷的今天,如何完善限流举措,值得思考。

  每逢节假日,各个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照片,都会在社交网络刷屏。对身处其中的游客来说,无论是观赏体验,还是安全指数,都会大打折扣。而通过预约、限流等方式,平缓游客数量的波动曲线,有效削峰填谷,不仅能缓解节假日游客拥挤不堪的状况,保障游客游览安全顺畅,也能提升观赏体验,让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更好地丰盈每个人的心灵。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区限流是迈向优质旅游的一个起点。

  当然,除了旅游体验的提升,限制客流量,对于景点的保护同样重要。近些年来,从敦煌莫高窟到故宫博物院,从黄果树瀑布到九寨沟景区,越来越多景点选择限流,一个重要动因就在于对文化遗产、自然资源的保护。以长城为例,蜂拥而至的游客增加了长城被破坏、被损毁的可能性。今年5月1日当天,仅八达岭长城景区清理的垃圾就有18.2吨。通过限流为长城“减负”“纾压”,可以说是必要而及时的保护。很多自然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更是民族历史与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在亲近它们的同时,更保护好它们,我们才能与旖旎的山水相融、与绵延的文明相拥。

  限流对游客和景区都是一种保护,但如果简单地一限了之,却也可能与良好初衷相悖。今天,人们外出旅游、探访名胜、登览河山的需求日益旺盛,如何让更多人亲近心中的山水,如何在保护和开放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是旅游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景区有更科学的管理、更人性化的举措。比如,一些老年人不习惯网上预约购票,是否有针对不同人群的购票方式?能否尽量延长网上预约时间,充分考虑外地游客安排行程的需要?能否通过大数据的帮助,在票源分配上进行更合理的安排?限流有必要,但因信息不畅、预案不充分、管理不到位等导致满腔热情的游客被挡在门外,这样的“遗憾”“错过”可以更少一些。

  不只是旅游,如今,人们在各种体验型的消费上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水涨船高。我们乐于见到人们为文化买单、为体验消费的热情场景,但一再上演的“排长队”“冲刺跑”,却也是重要的提醒:只有让服务的意识更强一些,创新的脚步更快一些,供给的力度更大一些,才能更好满足公众的需要。 (来源《人民日报》)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紧绷安全弦全力确保小水库安全度汛⊙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市举行第一届游泳锦标赛 ⊙500字的“小信息”解决律师会见“大难题”⊙盛夏童安 为爱护航⊙山区群众喝上“放心水”——金寨县果子园乡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贴心义诊 群众暖心⊙太阳乡“8090”微讲堂助力青年干部成长⊙景区可限流,旅游业当升级⊙拖欠鹅苗款不付被执行人被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