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小康梦 浓浓交通情——市交通运输局驻金寨县关庙乡银山村扶贫工作纪实

  吴昌德 本报记者 程传军

  清晨,细雨笼罩下的金寨县关庙乡银山村,一片宁静安详。远处的山峰萦绕在雾气中,茂林翠竹,小桥流水,若隐若现,缥缈如仙境。记者行走在银山村境内的一条条山道上,只见一辆辆满载着山货的各类车辆轻驶而过,到处呈现村富人和的美好景象。

  交通的发展、道路的畅通,使这个昔日藏在大山深处的偏僻村庄变得“欢腾”起来,让一些长期封闭的村民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如今,全村的父老乡村们在助力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建强基层组织,发挥核心作用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派驻金寨县关庙乡银山村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带领村两委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打好“组合拳”、修通“致富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定基础。

  利用换届选举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扶贫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市县扶贫工作要求以及扶贫政策措施,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进行政策理论、思想道德、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和法律法规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表率带头作用。

  压紧压实扶贫工作队长(村第一书记)、村书记牵头抓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铸牢责任链条,推动责任落实。全面推进落实村级事务管理“四议两公开”工作流程,理顺办事程序,明确办事规则,发挥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产业支撑,实现稳定持久增收

  驻村扶贫工作队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根除贫困、实现稳定增收的主要抓手。为了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扶贫工作队成员经常深入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遍访致富能人和骨干群众,征求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产业发展事宜。在广泛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措施、人有一技之长”要求和“四带一自”模式,提出了以发展银山野茶和黄牛养殖两大产业为主,以养黑毛猪、黑乌鸡、蜜蜂,种植天麻、瓜蒌为辅的发展思路。为了解决产业项目和发展资金,驻村扶贫工作队不等不靠,主动到金寨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市交通运输局、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市铁塔公司、县总工会等帮扶单位争取产业发展资金164万元。

  目前,村两大主导产业银山野茶和黄牛养殖已发挥效益,银山野茶年产值500多万元,带动村民发展160余户;黄牛养殖年产值15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发展9户,户均年增收万元以上。全村有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家,黄牛养殖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家,黑乌鸡养殖家庭农场1家,瓜蒌种植家庭农场1家。

  贫困户詹才珍身患语言残疾,孤身一人,发展动力不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生活入不敷出。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多次与其谈心交流,引导发展产业,激发了其勤劳致富、发展产业的热情,在市交通运输局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养了10头黄牛,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贫困户蔡先玖爱人因病痴呆后思想消沉,不愿干、不想干,甘于贫穷。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登门谈心引导,帮助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养蜂产业,并解决产业发展资金,为其定购蜂箱150个,预计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铺就小康路,“银山”变“金山”

  夯实基础,改善生活条件。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前提,摆上重要位置,主动到帮扶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接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先后争取道路建设资金1789.78万元,新修5米宽水泥路7公里,组组通3.5米宽水泥路15.1公里,新建桥梁3座。特别是老百姓盼望已久的金湾大桥建成通车,改写了雨季无法通行的历史,实现了人民群众祖祖辈辈想建桥的愿望。争取塘堰河道改造资金304.77万元、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283.5万、安全饮水建设资金190万元、通信基站建设资金40万元。争取村部文化乐园建设资金165万元,新建821平方米文化乐园1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资金114.2万元,基本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网通,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真情服务,解决实际困难。驻村扶贫工作队坚持把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热心解难,真情服务。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做好住房、医疗、教育、产业、就业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坚持做到不丢一人、不落一户,应享尽享。针对部分农户因缺乏销售渠道,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把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副产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明确以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为主体,发动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以不低于市场价帮销农产品,每人每年帮销不少于2000元。同时,利用单位工作群和亲友群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针对部分群众因灾因病因学生活困难实际,积极协调交通系统和社会各界到银山村进行走访慰问和捐款捐物。据统计,帮销农产品和慰问困难群众金额达110多万元。

  产业随路走,路随产业走。交通路网建设,已成为深山区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8年底,金寨县关庙乡银山村顺利实现村出列,153户577人脱贫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19元提高到8217元,贫困发生率由37.2%降低到1.11%。

  金寨县关庙乡银山村的华丽“蝶变”,只是我市交通扶贫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的一个精彩缩影。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殷殷小康梦 浓浓交通情——市交通运输局驻金寨县关庙乡银山村扶贫工作纪实⊙市运管便民服务再升级⊙防风险 除隐患 遏事故⊙我市在全国运输服务厅局长研讨班上作经验交流⊙我市着力优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新时代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浅谈如何做好基层职工的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