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是怎样炼成的

  杨振久

  三尺讲坛上的“教书匠”,在民族文化中另有一个含有深意的尊称——先生。纪录片《先生》里就有这样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先生”二字来的亲近且大气,可以俯身,可以仰望。先生,是一个称谓,也是一种修为。

  我在参加了“全国著名教师报告会暨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教学全国巡讲报告会”后,对“先生,是一个称谓,也是一种修为。”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和认同。

  “大先生”必有大追求

  追求必起源于热爱。“我喜欢做教师,我深深地迷恋教书。”这是魏书生老师说的话。魏老师曾经在六年里写过150多次要求当教师的申请,只因为他“迷恋教书”,即便后来当了校长、局长也从不曾放下过自己的语文教学。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著名班主任于洁在她名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报告中这样说道:“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在未来迷茫曲折的人生路上,给他们亮起一盏明灯。”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薛跃娥老师讲述了她自己从教31年以来的感人故事。她坚信:“有梦就有希望,喜欢成就梦想;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天使”“明灯”,这是她们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不正是来源于“迷恋”和“希望”吗?因为有了大热爱、大追求,于是便有了梦想的成就,也就有了“大先生”的出现。

  “大先生”当存大境界

  在“大先生”身上,你会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种溢在身外的修为——精神的魅力。当我们大部分教师被一个班级的管理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做报告的“大先生”里面,却有三位老师曾经或正在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当我们很多人为工作的报酬多寡在心里愤愤不平的时候,“大先生”们却潜下心来在校园的一方净土里“播种自己踏实、阳光、潜静的心田”;当我们中的一部分人逍遥在自已的小世界、小成就上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时候,“大先生”们却用自己的宽容、豁达、乐观,从小世界中跳脱出来,用“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情怀把教育教学的技术在日积月累中蜕变为艺术。

  心定而能慧,心静而能知。他们“一半站在尘世的土地里,一半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于是有了魏书生的“松静匀乐”,有了郑学志的“积极教育”,有了李元琳这样的“麻辣班主任”,有了于洁这样的“天使教师”。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境界,“大先生”们在潜心耕耘于教育园圃的时候才会种出密密的林、灼灼的花,结出累累的果。

  “大先生”定有大爱心

  教育最该温暖的当然是学生,在“大先生”的报告里展现出来的教育之爱是无比深厚的,它更多的体现在尊重、信任、鼓励上。

  魏书生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在课程学习、班级管理上尽可能发展学生的能力,给每位同学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江苏昆山中学的于洁老师用写信的方式与学生对话,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生活,用母爱的胸怀温暖每一个需要爱的孩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柔走近和帮助学生,唤起他们心中最质朴、最美好的情怀。俞玉萍老师用“百合寄语”“百合书信”“百合名片”“百合颁奖词”等形式激励自己的学生,相信学生们的卓越并让学生也相信自己的卓越。凭着“相信他们,暗示他们,他们就会:相信梦想,相信努力,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俞老师连续五届,把初一入学成绩平平的孩子带成了中考成绩遥遥领先的孩子,使学生成长为会阅读、会学习、会生活、会爱人、会思考的人,会活好当下的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

  “大先生”必有大学识

  世界上那些有大成的教育家,几乎都十分肯定地谆谆告诫:优秀的教师之所以优秀,“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为师者,书香致远。若有读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他们不仅专业知识过硬,更是博览群书,所以才能够把普通的教书变成教育,把常规的教育变成创造,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等让自己的知识天空变得无比广阔多姿。在读书教学之外,他们还善于在学习中总结钻研,在教学中观察研究,在创作中凝练深化,最后再用这些翻倍了的知识来反哺教学。

  “大先生”教给我的正是这样:既要沉浸在教育的象牙塔里,又要常常睁眼看世界,伸耳闻尘事,用心读社会,下笔勤创作。唯此,才能教好书,上好课,育好人,成就学生,也提升自己。

  我想,每个老师都可能成长为“大先生”。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大先生的“大”其实最初也是来源于一个个的“小”。而我们之所以去聆听他们的经验和教诲,其实正源于我们心中也有成为“大先生”的渴望。当你在日复一日的三尺讲台上感到倦怠乏味的时候,当你在面对不断出现的教育现象有心无力的时候,当你在若干年的教育之路上遇到“高原现象”的时候,走近“大先生”吧!他们或许能给予你冲破瓶颈的勇气,不断前行的动力和创造奇迹的信心!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省严格规范研学旅行线路小学不出市,初中不出省,高中不出国⊙六安一中:用歌声唱出“传承的力量”⊙叶集区:全面启动安全自护教育⊙关庙乡:开展防溺水教育宣传⊙“大先生”是怎样炼成的⊙我市中考志愿网上填报7月3日开始⊙裕安区扎实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叶集区书画进校园活动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