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笑容重新绽放——民生工程让七旬老人程克华幸福感倍增

  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王娟球

  “这些年,我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我如亲人般的关怀,村里人都说我变了,变成爱讲爱笑的老太婆啦!”今年72岁的程克华老人家住裕安区石板冲乡陶冲村许庄组,本人患有长期慢性病,2002年,她的丈夫出车祸去世,长期的病痛折磨加之老伴的离去,让年迈的程克华一度十分难过和无助,是各项民生工程政策带来的温暖最终驱散了她心头的阴影。

  迫于生活的压力,程克华的儿子常年外出务工,她一个人在家拉扯着两岁的孙女,生活艰难。村里了解她家的情况后,村干部多次到家看望鼓励。2007年,民生工程正式启动,程克华第一批享受到了民生福利。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程克华申请了农村低保,随着每年的提标,现在每个月有六百多元的低保金,日常生活开销有了保障。

  2016年,眼看孙女到了上学的年纪,程克华又开始犯愁了。村干部知道以后,告诉她现在小孩上学有“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国家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民生工程,不花钱就能上学。开学那天,程克华拉着孙女,带上户口本去当地的陶冲小学报名,原来真的不花钱,而且孙女天天在学校都能吃到可口的营养餐,程克华激动地回家就打电话告诉儿子这个好消息。

  “光房子改建政府就补贴了两万元呢,真好!”程克华告诉记者,2018年危房改造民生工程让自己住上了新房子。原本程克华家的房子在小山头上,不仅房子漏雨,而且上下出行也不方便,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程克华申请了危房改造民生工程项目,审批下来后,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还帮助联系施工队,不出三个月,破房变新居,家里还接通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得到非常大地改善。

  这几年,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经常到家,为程克华宣传讲解民生工程、扶贫政策,了解老人家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送去生活用品,鼓励她树立生活信心,让程克华深深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不久前,程克华因病在医院住院一个星期,原本还担心住院花费太大,有了医保政策+健康脱贫“351”,自己才花费一百多元。如今,老人家高兴地逢人就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自己算是赶上了好时代!”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让笑容重新绽放——民生工程让七旬老人程克华幸福感倍增⊙扶贫路上“夫妻档”⊙我市警方集中整治车驾管非法中介⊙金安排查整改“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应征公民体检标准》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