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出文明户 引领新风尚

  陈华锋 本报记者 张瑞

  “咱庄稼人也伴着乐曲上台领奖了,这感觉真好!”6月3日上午,裕安区新安镇枫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第一届表彰大会上,前楼中心村田先浩捧着鲜红的荣誉证书满脸笑意地站在领奖台前,被会议室里座无虚席的乡里乡亲用手机一阵猛拍。他是群众推荐的“双基”建设监督员,也是这次评选出的3个“洁净庭院示范户”之一。

  “瞧!杨义珍、张立英、赵声英3位老人分别是92岁、91岁和90岁的高龄,整洁清爽的衣着,精神矍铄的气色,看上去让人难以置信,她们真是好福气!这样的家庭当选,我们服!”活动现场不时传来窃窃私语,主席台旁边60寸的电视上图文并茂的事迹展现深深吸引每个人的目光,3户“孝老敬亲示范户”平凡的生活画面很温馨、很温暖。“我讲不了什么大道理,但是父母的恩情说不完、还不完,照顾她老人家的生活起居是本分活。”田承章与母亲张立英感情深厚,亲情守护一直以来是邻里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没有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哪里会有俺家现在的好生活,从家庭困境中走出来,一定要懂得感恩,一定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日子。”听闻自家被村里评为3个“最美脱贫示范户”之一,已经从合肥学院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解小东很是激动,特地请假返回家中陪妈妈解中情参加表彰大会。这曾是一个不幸的家庭,解小东的父亲因病去世后,家里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对接下,危房改造、产业发展、雨露计划、健康扶贫、就业脱贫等帮扶措施逐一得到落实,2018年,户人均纯收入达38093元,他家实现稳定脱贫。

  “党和政府关心帮助我们脱贫,我们自己更要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圆梦小康!”此次受到表彰的“最美脱贫示范户”陶厚周、王成有着类似生活经历,他们不屈服于病魔的折腾,用辛勤的劳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家庭养殖等实现稳定脱贫,“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油,争取有更多收入、更好生活!”

  陈香是村里特别评出的1个“扶贫济困典型代表”,80后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云燕服饰”,年收入50万元左右,致富思源的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结对帮扶的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还吸收了11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手捧金灿灿的荣誉奖牌略显腼腆,陈香说:“以积极作为助力脱贫奔康,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回报社会的应尽职责,何况我还是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当日,枫庙村对4个类别10个向上向善的普通家庭进行了表彰,评选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群众口碑好、认可度高,能够激励更多的身边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这些家庭是众多淳朴家庭的缩影,真切而又朴实地展现了生活的真善美、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是他们的精神和情怀值得推崇。”该镇联系村干部方欣昱精心制作了此次表彰会的PPT,在走进家庭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和感触颇多。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红配绿”焕发山城新活力⊙服务“一站式” 民企迎春天⊙我市开展房地产广告专项检查行动⊙评出文明户 引领新风尚⊙今年我市已培训贫困劳动者6605人⊙严格对标对表 突出问题整改全面提高粮食储备安全保障能力⊙付新安听取《六安市人民政协志》编纂出版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裕安区扎实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和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