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收获近八成 丰收已成定局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于文静)粮食足,天下安。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截至12日,全国夏粮收获已近八成,丰收已成定局。今年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夏收油菜籽也呈增产趋势。

  记者12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夏粮面积稳定、单产提高。预计夏粮面积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夏粮的主体是小麦,专家田间调查显示,小麦产量“三因素”均呈增加态势,预计平均亩穗数37.36万,比上年增加0.48万;平均穗粒数31.40粒,增加0.33粒;平均千粒重39.42克左右,增加0.32克,预计亩产提高10公斤。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夏粮获得好收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策托底稳面积。今年继续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作用明显,小麦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实施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也为稳定小麦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支撑提单产。各地以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广小麦深耕深松、播后镇压等稳产增产技术,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去年秋冬种小麦播后镇压面积同比增加630多万亩,深耕深松面积增加380多万亩。

  防灾抗灾减损失。针对北方麦区局部冬春连旱,大力推进科学抗旱,有效减轻灾害影响。特别是黄淮和江淮麦区小麦病虫害防控及时,成效显著。今年小麦赤霉病防控面积3.2亿亩次、同比增加28%,发病面积1730多万亩、同比减少68%。

  此外,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今年小麦生育期主产区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冬季冻害和初春“倒春寒”偏轻,播种、返青、拔节孕穗期都及时出现有效降水,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夏粮生产有区域结构优化、品质结构优化、绿色生产技术加快推广三个特点。江淮赤霉病高发区通过休耕和轮作调减冬小麦200多万亩,河北黑龙港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分别调减60多万亩。预计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国小麦播种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节药技术推广比例8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当前,正值“三夏”大忙时节。农业农村部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定稳住粮食生产目标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强指导服务,落实关键技术,全力抓好夏收、夏种、夏管。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夏粮收获近八成 丰收已成定局⊙安徽亳州:毕业生“校园双选会”上应聘忙⊙河南台前——“创业扶贫餐车”推出致富希望⊙西山药库,“仙草”重生⊙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长三角多地联动开展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江苏推动城乡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天津将首次开通直达香港高铁列车⊙稻虾共作,田里刨出“金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