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央广网五百里茶谷:好大一张“绿色答卷”

  央广网记者 孙叶 徐秋韵 见习记者 刘雨哲 苏醒 六安台记者 金杨

  芒种·端午时节,大别山满眼翠绿。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依托大别山区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这些年,“五百里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以全新的姿态“横空出世”,助推六安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

  近日,我们派出记者,深入大别山区,撰写了一组三篇报道,今天刊出第一篇:《五百里茶谷:好大一张“绿色答卷”》。

  五百里六安茶谷,蜿蜒在如画的青山绿水中。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这是明朝茶学家许次纡所撰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第一段之言。

  2014年,六安提出建设六安茶谷,并把它确定为老区绿色振兴的主战场和增长极。

  六安茶谷规划总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人口160万,其中贫困人口22.6万,建设范围涉及5个县区、48个乡镇、5个水库。

  “乡村振兴+扶贫”的答卷

  六安市是安徽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历来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

  六安创造性地提出打造五百里六安茶谷,这样大范围、大面积的以“乡村振兴+扶贫”为抓手的平台,在全国也少见。

  五百里茶谷建设5年过去,六安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绿色答卷”呢?

  截至2019年3月,六安贫困村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442个降至4个,贫困人口由70.96万降至8.97万,贫困发生率由13.86%降至1.79%。

  眼下,茶季刚过,但在六安,靠种茶、卖茶致富脱贫的故事,像不散的茶香那样处处可闻。

  裕安区独山镇黄荆滩村,40岁的江中传是黄金滩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江中传告诉记者,目前工厂有两套生产机械,每天可以收购2000斤鲜叶,加工出500斤的干茶对外销售,一个茶季下来,大概能有20万元收入。

  茶叶,对于江中传来说,是一种浓浓的乡情,让他在外出务工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茶产业。如今,小小一片叶,对他来说不仅是脱贫叶也是致富叶。

  2017年脱贫的沈仁平一家,每年将自家茶园采摘而来的鲜叶卖给茶厂,从中可以增收6000多元。

  在独山镇,可谓家家有茶园,户户有收益。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也是六安倾力打造的“乡村振兴+扶贫”的重要“媒介”。

  独山镇地处大别山门户,是六安瓜片的主产区、原产地,六安瓜片种植已经成为独山镇重点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

  全镇现有精品茶园7万亩,茶叶种植加工龙头企业42家,茶叶年营销收入达3亿元以上,直接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2522户、8300人,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茶谷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皖西茶叶的知名度,直接受益的除了茶农,就是茶企了。所以,我们有责任与社会分享这份成果。”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春说。这家全国茶企前10强公司生产及其制作的“徽六”牌“六安瓜片”,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名牌农产品”等称号。

  金寨县露雨春茶叶有限公司、裕安区百家冲茶叶合作社等茶企和合作社,在收购“对接”的贫困户的茶叶时,价格一般要高出市场价20%左右。

  据六安市茶谷办数据,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65万亩,年产茶叶3万吨,一产产值22亿元,一、二、三产综合产值71亿元,茶区人均年增收约1200元,近10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而连续举办的五届六安茶谷开茶节等各类活动,则不断提升了五百里六安茶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2019年6月10日央广网五百里茶谷:好大一张“绿色答卷”⊙荒岗薄岭变“绿色银行”⊙安徽发布首批绿色食品强我市四家主体四个产品获殊荣⊙2019年度两评议活动启动⊙何树山到我市调研生态环保工作⊙我市全力做好城区防汛实战准备⊙市直事业单位完成年度考核工作⊙46名监督员“把脉”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