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求锋——怀匠心 践匠行 追匠梦

  本报记者 储勇 通讯员 王康奇

  位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电动工具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纺织机械零部件及各类齿轮泵、减速器为主体的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在该公司的1号车间里,有一间以职工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詹求锋劳模创新工作室”。詹求锋是谁?为什么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工作室?

  从“门外汉”到数控操作能手,

  他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44岁的詹求锋是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数控班班长。在接触数控机床之前,他曾经在上海打工,也在六安做过“的哥”。也许是出于对职业的迷茫,或许更多的是机缘的巧合,2003年,他进入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数控车工。

  尽管对数控机床操作一窍不通,但性格沉稳、热爱学习且天生动手能力强的詹求锋,很快热爱上这份工作。从没接触过数控设备,完全没有编程经验的他,一边请教公司里的老师傅,一边借来书籍开始学习,他一个指令一个指令琢磨,一天没弄明白,就两天、三天……直到学懂弄通为止。

  对数控机床操作近乎“痴迷”的詹求锋进步很快,渐渐地,他遇到的问题连公司的老师傅也解答不了了,他便到合肥的书店自费购买专业书籍。白天上班没时间看,晚上下班吃完饭后就抱起书本“啃”。詹求锋说,因为底子薄,有时经常会为一个指令或者一段程序摸索到深夜。“几乎天天都要熬夜,那时人年轻、精力足,就恨自己读书时学得太少了。”

  詹求锋的性格憨厚、腼腆,但为了模拟数控机床程序,尽快提高操作技能,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没有闲钱购置电脑的他,还是厚着脸皮跑到亲戚家借来了电脑,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运行自己编写的程序。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他从一个对数控机床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完美蜕变为车间里数一数二的操作能手,并被提拔为数控班班长。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

  导轨条成品率从10%提升至95%

  成为数控班班长的詹求锋,开始担负公司的新品试制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新品试制技术、质量要求都非常严格,对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创新思维都是极大的考验。面对接到的一次次新品试制任务,性格要强的詹求锋,凭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每次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2016年底,詹求锋接到一项紧急任务:一家军工研究所需要一批导轨条,产品技术要求可以用“极高”来形容。之前与该研究所合作的公司成品率只有10%,研究所希望江淮永达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突破。揽下这个“硬骨头”,詹求锋丝毫不敢懈怠,他把自己“钉”在车间里,很快拿出来了第一批样品,但是经检测,成品率远远没有达到研究所的要求。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詹求锋——怀匠心 践匠行 追匠梦⊙特色文化墙 浸润学童心⊙金安经济开发区8项目集中开工⊙徐秀云当选4月份“安徽好人”⊙六安安庆深化检察合作守护大别山生态环境⊙我市启动第五届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孙云飞在督导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时强调坚持未雨绸缪注重科学研判⊙叶露中部署我市防汛抗灾工作时强调突出重点 全面备汛坚决夺取防汛抗灾工作全面胜利⊙叶露中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