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迸强音 瞩目新脉动

  (上接一版)

  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稳步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全年目标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8位,较1-2月提升2个位次。完成工业税收17.45亿元,增长24.73%。其中,制造业累计完成税收12.9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季度,全市主要行业和重点产品增速稳定。34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8.2%,较上年同期扩大24.6个百分点。

  近年来,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市奏响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的最强音,工业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全市工业经济进入了总量、质量全面提质、提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季度全市骨干企业运行良好,纳入重点调度的24户龙头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7.5亿元,同比增长27.7%,高于全市工业产值增速1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长5.4个百分点。合六叶工业走廊383户沿线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8.3%。

  工业经济业已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主力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全市民营经济大体上创造了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推动绿色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六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季度,随着减税降费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等各项减税政策逐步兑现,一季度共兑现各项税收优惠7.07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减免1.29亿元。

  “我们将聚焦目标任务抓落实,聚焦运行监测抓调度,在全市营造重工强工的浓厚发展氛围,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据市经信局局长王友年介绍,我市将进一步聚焦营商环境抓服务,更加注重发挥政策集成叠加效应,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真正帮助企业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优化六安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不断为企业降成本“添力加码”。加快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建设,集聚服务资源,为企业开展精准诊断和管理咨询,提供智力支撑,形成广覆盖、有特色、服务优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近期,我市还将出台《六安市规模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优选并分类发布企业排行榜,激励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谋发展、争先进。

 选择年月
<2019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幌子高大上 骗你没商量——虚拟数字货币诈骗案的背后⊙贵州毕节:枇杷熟了⊙安徽无法律法规支持的社会办医前置条件一律取消⊙武汉成立“快速优质成长共同体”新建学校“抱团成长”⊙赵继红——逐梦乡村振兴的女“闯客”⊙发展迸强音 瞩目新脉动⊙高压整治不放松 激浊扬清正风气⊙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