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金”撬动“大扶贫”——霍山县扶贫小额信贷助脱贫
陈波 广龙洋 陈岩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5月10日,春暮夏初的清晨,空气清新,霍山经济开发区满路桥村的田野上,三三两两的农民在自家的田地里忙碌着,新栽的秧苗满目青葱。47岁的章荣余肩扛一把锄头正在自家的虾田里巡视。
“这种浅色透亮的是新虾,再过半个多月就能上市。这种颜色较深的是母虾,腹下还有小虾仔儿……”章荣余从稻田边拉起一个虾笼,指着里面的小龙虾说。
“今年开春气温低,虾子上市少,价钱高,刚上市时30多元一斤。现在养虾效益越来越好,就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章荣余的脸上也难得有了笑容。
“多亏县里的小额信贷支持,让我们贫困户也看到了致富希望。”章荣余由衷地感激道。2017年10月,章荣余申请扶贫小额信贷3万元,开始养殖小龙虾。2018年6月再次申请2万元,养殖规模扩大至104亩,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时间就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章荣余,霍山经济开发区满路桥村村民,家有5口人,母亲年迈,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另一个才上小学。他本人身体一直体弱多病,患有原发性气胸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2016年,村里进行精准扶贫核查时,将章荣余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时候的章荣余除了偶尔外出找一点轻巧的活打点零工之外,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其它收入来源。生活的艰辛渐渐让他失去了挣扎的勇气,只能麻木地混一天是一天,家里的光景年年没有一点起色,人也木讷了很多。“我们到他家进行精准扶贫摸底排查时,他坐了半天也说不上两句话。”满路桥村扶贫专干钱琴说。
“你又不是懒人,只要肯干都行!有什么难处大家都会帮你的。你上次不是说要学着养虾的吗?”钱琴每次来都要和章荣余唠上半天。“没钱……”章荣余懦懦地说。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