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家佳
“一柄铲,一分地,几粒豆,几滴汗,静待生长,静待花开。”这是李向阳2019年春天分享在微信朋友圈上的一句话,配图是六安二中河西校区的学生实践基地。作为市先进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六安二中河西校区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他在教育的土地上,以爱心为铲,用诚心浇灌,在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潜心耕耘,静待花开,谱写出一幕幕动人的奋斗者之歌。
勤学苦练,成就业务尖兵
从传统课堂的游刃有余到信息时代的操作自如,不断学习是李向阳最大的秘诀。1990年,李向阳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毕业,进入六安二中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尽快成长为“一个学生认可的优秀教师”,他自费订阅了多种生物教学期刊和教研资料,深入系统地钻研生物教育理论,研究教材、习题和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编写生物小报、撰写观察小论文、开展课后小实验,把简单枯燥的生物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们评价说:“听李老师的生物课是一种享受。”
“教师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做智慧型的教师。”这是李向阳经常说的话。在六安二中,他最早实现教案电子化,最早建立教学资源库;他能熟练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通过课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的认识;他倡导利用大数据精准教学,针对性指导学生学习。
李向阳是一位成果丰硕的科研型教师。教学和教研相辅相成,是一位优秀教师成长的双翼。他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连年参加六安市高考试卷分析,多次在省市级高考研讨会上专题发言,主持的课题被评为省一等奖;参与编写的研究性学习教材通过了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撰写的教学设计获华东地区一等奖。
他是一位不吝助人的业务尖兵。教研组里青年教师多,李向阳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大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青年老师有什么问题他总是耐心解答,直到他们弄明白为止。进入河西校区以后,作为教学副校长的李向阳更是以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精神帮助年轻教师专业成长,不但经常给他们上示范课,还积极指导、培养他们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和教学研究。河西校区生物组从零开始,却成长飞速,2018年,河西校区生物组老师共获得省级奖7人次、市级奖12人次。
以人为本,当好学生掌舵人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李向阳清楚要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树立起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的高尚情操,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李向阳常常带着学习资料和学生一起上自习,与他们一起值日;要求学生关心他人,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李向阳总是第一个出手相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他就用这样的执着坚守将“润物无声”的爱化在一件件小事里,融在学生的心坎上。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