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火炬再次点燃——金寨县汤家汇镇擦亮红色品牌打造旅游名镇

  本报记者 储著坤 曹辰 张瑞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汤家汇镇,是金寨县的西北门户,为豫皖两省的交通要道,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该镇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度成为豫东南和皖西北红色革命政权和革命武装军事指挥中心,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春夏之交,漫山的映山红争相绽放,本报融媒体小组一行数人前往该镇金刚台,瞻仰红色革命遗址,打开厚重的红色记忆,追寻那段烽火燃烧的岁月。

  “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团结一致、砥砺前行。”在金刚台山脚下,金刚台妇女排精神16个大字尤为醒目。放眼望去,乡村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厕、帐篷露营营地、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几十年前,在这里激烈战斗的场景已经远去,如今,这片红色的热土已经升级为红色拓展基地。

  金刚台山高势险,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秋天,长征之后的红25军,在这里有过一段艰苦卓绝的战斗,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同时还留下了金刚台红旗不倒的佳话——1933年4月,金刚台下的汤家汇重建各级苏维埃政权以及工会、妇女、赤卫队等群众组织,金刚台妇女排就在这时成立了,一共36人,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只有15岁。一群手无寸铁的妇女,从各自的不幸生活中奔出来,从一腔杀敌自救的激情中奔出来,从最朴素的家国情怀中奔出来,沿着一条红色的脉络,汇聚到一起,汇聚到金刚台的原始密林之中。

  “山沟石洞是我房,树枝稻草盖身上,山菜野果能当粮,三天不吃打胜仗。”这首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当年金刚台妇女排的战斗生活,她们吃野菜、嚼草根、穿密林、卧冰雪,机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周旋,她们张贴标语,宣传革命,筹备粮草,并奇迹般地治愈了几十名重伤员,苏维埃政权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翻身得到了解放。可就在这时,蒋介石反动派在红军活动地区设立了立煌、岳西、新县3个县。金寨在那时叫立煌县,被30万敌军层层围剿,蒋介石搞“过梳子战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人。

  汤家汇镇红色讲解员张玉描述起那段红色历史时说:“1934年冬天,大雪覆盖了整座大山,我们的红军战士依旧身穿单衣,吃野菜草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张敏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为这个寒冬带来一缕温暖。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9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走进百姓心坎里——来自霍山县单龙寺镇的探索与实践⊙南山草原风情浓⊙范育勇等十二人串通投标、寻衅滋事涉恶案二审宣判⊙让红色火炬再次点燃——金寨县汤家汇镇擦亮红色品牌打造旅游名镇⊙付新安在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紧抓四个关键环节⊙合肥高新霍邱现代产业园获省共建园区目标考核第二名⊙市委督查办督查叶集区“四送一服”活动开展情况时建议正确对待企业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