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战斗故事 培育时代新人

  李文斌 本报记者 谢菊莲

  “那是1985年元月18日下午,我连在前线防御阵地上突然接到前沿116高地送弹药和给养、运送伤员和烈士的任务,同时为防止越军反扑,随时加入战斗的准备……经过同志们不懈努力,我们用牺牲两人受伤七人的代价,为前线分队送去了急救的弹药和给养、打退了越军的两次偷袭,守住了阵地,成功运回六位烈士的遗体和十位伤员,之后又投入到了阵地防御作战中。”六安市军休中心关工委老同志宋根加经常在六安一些中小学为孩子们讲述这样的战斗场景,教室里,孩子们常常是瞪圆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不敢想象这就是宋爷爷真实的革命经历。报告演讲一结束,台下有的孩子泪眼蒙蒙,有的站起来给宋爷爷行军礼,无不肃然起敬。

  宋根加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有着真枪实弹和越军作战的经历,在前线战斗中负了伤。这些年,他拖着一只伤腿,辗转六安的一些中小学,为孩子们讲述自己的亲身战斗经历和革命故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同样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许维根,和孩子们说起几十年前的战斗经历,仍觉历历在目:“1985年1月我队接到上级命令,到云南中越边界进行一年的轮训作战任务,经过四天三晚铁路运输抵达云南。同年8月14日晚,我们把越军两个高射机枪阵地给炸了,对方一直伺机报复,在多方伏取我阵地的坐标后,于当晚9点40分左右向我们阵地发射了一发160迫击炮,它的杀伤半径为85米,我队十人有五人被炸死,五人炸伤,最小的才17岁,我是五名受伤人员中的幸运者,但身体被炸了13个洞,至今还有不少弹片留在身体里。”

  在市军休中心关工委,像宋根加和许维根这样有着独特人生经历的老同志并不稀奇,这些军休干部年轻时戎马生涯杀敌立功,从部队退下来后,又充分发挥军休干部独特优势,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成长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些年,他们走进学校,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国史、军史、战斗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国家精神、雷锋精神等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达40多场,先后20多次带领青少年走进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苏维埃旧址、金寨县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以及安徽名人馆等教育基地,让他们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受教育人数达万人次。

  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多方位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了给孩子学习成长护航,市军休中心关工委的爷爷们还先后组织137人次参与网吧义务监督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为中小学学校、困难学生、残障青少年、社会福利院等累计捐款15.8万元,捐物1600余件,近几年又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为扶贫村舒城县河棚镇占冲村中心小学进行校园整治,送去了电脑、图书等学习用品,修筑了通往学校的2公里的水泥路。连续三年对6户特困生家庭进行一对一帮扶,连续四年春节前对六安开发区杭淠湾社区6名残障青少年进行慰问救助,连续五年对扶贫村31名新入学大学生送去助学金;去年还二次实施“115”助学计划,与2名特困大中专在校生和10名留守及困难儿童签订了三年的帮扶计划协议。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关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我们的老干部对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确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市军休中心关工委主任郑贤君告诉记者,1986年8月六安市军休中心关工委成立以来,军休干部中曾有18人担任过关工委委员,56人多次参加关工委活动,16人被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4人被幼儿园聘请为指导员。单位9次被国家老龄委、省关工委和教育厅、市委、政府办和市直机关工委等部门表彰,28人次被市直机关工委以上部门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选择年月
<2019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讲好战斗故事 培育时代新人⊙裕安街头宣传民生政策⊙环境保护 我们在行动⊙我劳动,我快乐⊙扫恶除恶宣传进企业⊙我市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