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高一涵传》首发式
本报讯(记者 黄雪彦
桑宏)4月29日,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暨《高一涵传》首发式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郑永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胜,市政协主席付新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韶光,市政协副主席聂保国出席活动。仪式由市政协副主席司敏主持。
仪式上,《高一涵传》作者陈良亭介绍了《高一涵传》主要内容和编写过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高一涵研究专家张春丽教授介绍了研究高一涵的前因后果。与会人员进行了座谈发言。出席活动的专家和领导共同向有关单位赠书。
郑永飞在讲话中指出,高一涵先生作为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最得力的助手与撰稿人,他对于现代国家的性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人权、民主、自由等问题有着系统而全面的见解,对推动“五四”时期的舆论走向和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日子里,举办《高一涵传》出版首发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郑永飞要求,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进一步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一涵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以《高一涵传》出版发行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民盟历史和先贤的研究力度,认真学习和弘扬民盟传统和精神,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陈韶光在致辞中表示,要以新书发行为契机,组织全市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认真学习研读,自觉以先贤为榜样,不忘奋斗初心,牢记责任使命,将优良传统的接力棒,一棒一棒继承好、传递好、发扬好。
高一涵(1885年-1968年),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茶叶冲人,原名永浩,笔名一涵,民盟中央委员。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独秀、李大钊的挚友。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高一涵参游行、作演讲、写文章、唤国民,参与营救陈独秀、李大钊,成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和领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新中国成立后,高一涵曾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一届至三届民盟江苏省副主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