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霏霏,宛若仙境;茶叶飘香,欢歌笑语。4月21日,在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万佛山脚下,第八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六安茶谷舒城兰花谷开茶节活动,在舒城县万佛山茶文化中心(晓天镇双河村)隆重举办。本届开茶节以“万佛山水情、古镇兰花香”为主题,集中展示舒城兰花谷建设成果,是“茶与古镇山水、茶与绿色生态、茶与科技文化、茶与精准扶贫、茶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年度盛会。
作为周瑜故里、舒城小兰花的原产地,舒城县茶叶生产久负盛名,兰草色、兰花香、兰花形的三兰特征,在中国茶界独具特色,享誉江淮大地。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舒城,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推动了舒城乃至全国茶叶的发展。舒城是名茶之乡,茶叶面积8万亩,年产干茶2300吨,先后荣获了“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随着开场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热烈开启,文艺演出的第一篇章《梦回古镇》就此拉开帷幕;《周瑜出征》将英雄少年在龙舒大地上的风云岁月尽情展现;空政文工团独唱演员燕妮深情演唱《牵手万佛湖》,让首次来到兰花古镇的这位舒城籍歌手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舞蹈《兰花茶小唱》映衬着演出中心周围青翠欲滴的茶园,让人们看到茶乡的美好未来;歌舞《美丽茶谷》余音未了,一群衣着鲜艳的采茶女像一朵朵桃花已在几百亩碧绿的茶园里灿然绽放;在清澈如镜的湖面上,一袭轻纱的兰花姑娘乘舟荡漾,或轻弹琵琶,或横笛一曲,醉了游人,醉了山乡。
在竣工不久的“舒城小兰花茶文化馆”内,浓缩了中国茶的历史和渊源,南来北往的嘉宾一边欣赏着别具特色的各类有关茶文化的展示和展览,一边品尝着清香扑鼻的小兰花茶。万佛山茶文化中心位于万佛山脚下的双河村,总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面积50亩,是一个集小兰花茶加工、茶体验、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驿站。
在茶叶展区,来自舒城县各乡镇的茶企业都拿出了最得意的作品,向客人们展示着,介绍着;而特色农产品展区也是人头攒动,除了茶叶,馥郁清香的兰花,热烈怒放的映山红,形态各异的盆景,琳琅满目的橡栎粉丝、木耳、香菇、土鸡蛋等各类山珍美味,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而最热闹的当属紧张刺激的炒茶大赛现场,来自县内30多位制茶高手会集一处,各显神通,各显绝技,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现得行云流水。“在每年的开茶节上,我们都要举行名优茶炒制比赛,为获奖选手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鼓励,以此促进全县名优茶的制作水平,提高广大茶农的收入。”县农村农业局负责人介绍道。
“现在,我宣布获得‘舒城小兰花’系列名优茶比赛特等奖的是……”当汪之存听到主持人宣布自己企业送展样品获得本次赛事的特等奖时,激动不已。安徽省万佛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之存是远近闻名的农特产品营销大户,这几年来,在从事园林绿化、农特产品加工的同时,开展名优茶的制作销售,年均收入达到1700多万元。
“茶叶产业目前已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以名优茶‘白霜雾毫’‘兰花剑’为品牌的舒城小兰花系列品牌日益响亮,茶叶产业已成为山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首要选择。”舒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秀萍这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