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5/8  
 
乡村文明“三股风”

  耿银平

  为了让乡风民风美起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移除陈规陋习,常吹“三股风”:道德的清风、优良的家风、思想观念的新风。

  道德的清风。乡村是传统道德、传统文化的重要汇聚地,直到现在,很多乡村仍保留着崇德向善、乐于助人、孝敬老人、乐善好施等优良做法,让人际关系更为和谐,让乡风民风淳朴温暖。因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留住这股道德的清风:注重“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注重物质富裕,也重视道德富有;注重赚钱赢利,也注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注重追逐利益,也努力维护温馨、温情和温暖的公共价值。让这些道德清风、精神上的清明,拂去物质化雾霾、自私化倾向、言行粗鄙等,给个人精神发展,乡村道德空气,带来清新、清爽、清纯和积极的熏陶。

  优良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惯性做法。小家风连着大社会,家风清则世风清,家风优良,能给家庭带来自强不息、邻里和睦、相敬如宾、勤俭持家等等正能量,对于社会风气、文明建设,也是无形的推动。留心那些名门望族,多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等良好家风。因此,农村精神文明发展,也要涵养醇厚朴实的家风,家长和长辈要通过严谨自律、宽以待人、激励善美等,给家庭奠定厚实的精神根基。基层行政组织也要注重对优良家风的引导,通过专家讲解、专项活动,推动家风建设深入人心,比如对身边的“好媳妇”“好公婆”“好丈夫”等给予表彰。让优良家风对乡村文明发展,做出微而著的推动。

  思想观念的新风。这些年,广大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闭塞的居所”了,外出打工、智能手机的普及化,让广大农村也拥有了更多新信息、新观念。因此,农村精神文明发展,要让这些新观念有用武之地,给人们带来思想和行为更新。比如可以用之来涤荡、纠正红白喜事中的铺张浪费、相互攀比、过度消费、大操大办等等,倡导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等新观念。或将新思想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引领乡村风气建设。为新农村注入“观念的血液”,促进“人”的现代化在更多层面积极落实。

  总之,我们应该让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像乡村空气一样清新、朴素、干净,充满绿色,对“人”的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引领和担当。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刘毅:一株开花的马齿苋⊙乡村文明“三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