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农民工工资顺利支付

  本报讯(苏小雨 徐冉冉)今年1月,我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及工资监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该平台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关键环节实时监控,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预警,变被动治欠为主动防欠。

  实行实名制、统一考勤制和银行一卡通制,将农民工的务工信息全部完整记录,并实时传输至监管平台,施工企业据此核实编制农民工工资表并通过监管银行发放工资,有效解决“发给谁、发多少、怎么发”的问题,同时也是工资支付、劳资纠纷、工伤处理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中心城区在建监管项目共94个,实名制登记农民工1.15万人。

  建立建设资金监管账户和项目工程款监管账户,要求建设单位向建设资金监管专户缴存一定数额的预储金;同时要求施工单位设立项目工程款监管账户。此外,实行房产预售监管资金与工资专户联动,建设单位需按比例划分出重点监管资金,用于农民工工资发放,商品房预售资金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截至目前,开设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专户50个,工程款累计入账3.8亿元,累计出账3.3亿元,通过银行打卡发放农民工工资8230万元,涉及5462人,农民工工资投诉率显著下降。

  与人社、信访、公安等部门实施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建立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2018年将4家拖欠农民工工资施工单位列入“黑名单”,具体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被记不良行为,3家施工单位被“黄牌”警示,并对7家施工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其劳动用工情况进行重点监察,自通报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进入我市建筑市场承接工程项目。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写”好精准扶贫“后半篇文章”——叶集区实施“六个行动”提升脱贫质量纪实⊙春花烂漫生态园⊙独山红街民俗民宿特色文旅小镇项目正式签约⊙金寨上榜省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霍山县集中开展整治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文明种子播心田——裕安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孙云飞在市委配合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叶露中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我市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农民工工资顺利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