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宏
创业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改变生活的首选之路,不过很多人也只是想想而已,总是一面想着要创业,一面想着创业过程艰辛而打退堂鼓。
出身农村的梁允平高中毕业后便回到老家的公社上班,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在23岁那年,不甘平凡的他想要去外面闯一闯,这一闯就是30多年。谁能想到,如今身价不菲的企业老板,从前竟然是个走街串巷收捡废品的“破烂王”。
20岁时当起“破烂王”
三十多年前,正好是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20岁时刚刚高中毕业的梁允平家庭非常贫穷,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他不甘于在农村,背上行囊来到了六安,希望在这里实现他的淘金梦、他的理想。很快,找不到合适工作只能打打零工的他兜里只剩下两块五毛钱。现实只给梁允平留下了两条路。其一,灰溜溜地回老家见老婆孩子;其二,沦落街头。而梁允平选择了第三条路,开始了在六安走街串巷收破烂的日子,每天都是驮着码得高高的废品拼命往前蹬。
在别人看来这样的工作自然是低人一等,但事实上,梁允平从中学到了不少。原本生性木讷的他因收破烂时需要和别人沟通,练就了察言观色与一副好口才。哪怕仅仅是收破烂的,其中的门道也是不少。梁允平是真的将这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尽管收入极度不稳定,有时几块,有时几十块。
这期间风餐露宿,苦自然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这些磨难反而让他坚定了信念,他相信自己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慢慢地,手上开始有了一些积蓄,他的心思就开始活络起来,经过再三思索,他买了一辆四轮车开始给人拉煤,几年的辛苦付出终于挣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从负债累累到东山再起
1990年,卖煤赚了几十万的梁允平看当时货运市场很有前景,便决心转型,买了辆大货车跑起了货运生意。货源不断让他每个月都有一两万元的利润,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他计划着多存点钱,过几年再买一辆大货车,慢慢地将运输生意做大。
有人说:人生如浮海,总是伴随着起起落落,创业总不会一帆风顺。好景不长,1991年5月3日,在家联系安排货源的他突然接到交警队的电话,通知他名下的货车在寿县到六安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车子在事故中几乎报废,驾驶员也在车祸中丧命。突如其来的这场车祸对梁允平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车子没了,还有赔偿事宜,这让他一蹶不振一度想要放弃。
那时的梁允平已经30岁了,他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想着东山再起。处理完事故事宜以后,他很快振作起来,决心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站起来,继续搞货运生意。没有钱的他只能靠到处借钱,东拼西凑重新买了辆大货车开始新的货运生意。经过六七年的努力,他又挣了人生的第二桶金。
成功绝对不是偶然,梁允平胆大有头脑,吃苦爱学习,有想法就马上去执行,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说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善于抓住机会的人。1998年,他又看准了石油生意,拿着货运生意挣来的钱开办了一个加油站。
“诚信是企业发展根本,尤其在相对专业、且竞争激烈的民营加油站行业。因此,一直坚持让自己的产品来源权威可靠,与信得过的上游渠道合作,经得起消费者检验。”这是梁允平经常对大家说的话。经过20年的诚实守信经营,目前梁允平的新安镇桃园石化加油站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交口称赞的加油站,本人担任安徽省石油化工商会副会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成立了六安市桃园石化非公党支部。今年还被市安监局评为“优秀加油站”。石油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他去年又在合肥注册成立安徽省贵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目前,他名下的企业市值6000多万元。
身价大涨不忘乡邻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不能忘本,都要懂得回馈。做企业也一样。”梁允平依然记着自己穷的时候的滋味,热心公益,资助一些贫困的人群,其中最多的就是学生,这和他当初创业的初衷一样:当初他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而选择去闯,他希望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可能多地为社会作贡献。
梁允平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逢年过节,他都要带上米面油等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冬天为他们送棉被;附近谁家孩子读书成绩好但交不起学费他都知道,而且总是告诉孩子的父母,关键是要让孩子安心上学,钱的事儿不用操心……在梁允平的创业生涯,这些公益事业始终陪伴着他,并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他前后一共花了50万元在他的慈善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