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活着,就要照顾好他”——霍邱县宋店乡汤家芝夫妇抚养脑瘫儿26年不离不弃
赵广才 李军辉
在霍邱县宋店乡俞林村,只要提起汤家芝和刘明新夫妇收养病女以及脑瘫儿,26年不离不弃的感人故事,不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都发自内心表示赞叹。
夫妻不孕 收养弃婴
汤家芝和刘明新于1982年春结婚,夫妻二人主要靠农田为生,经济收入微薄。日子虽然清贫,但夫妻之间的感情却十分融洽,美中不足的是汤家芝多年没有怀孕的迹象。由于夫妻感情好,他们决定等待机会收养弃婴。
1985年秋的一天夜里,汤家芝和刘明新夫妻从邻村一路边收养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并取名刘良燕。原来,这个女婴身患多病,其生父生母可能是因为家庭贫困拿不出治病钱而抛弃她。为了给女婴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而且他们还借了亲戚朋友不少钱。幸运的是,这个女婴的病不仅治好了,而且,现已成家立业,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1994年4月的一天早晨,刘明新前往霍邱县城办事,当他途经城南红星窑厂时,忽然听到路边有一婴儿的微弱哭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过去,又收养了一个只有两三个月大的男弃婴。为防有病,以便及时治疗,他们夫妻二人带他到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做了一次健康检查,但并没有发现其身体有什么异常情况,随后为他取名刘良宝。
养子脑瘫 不离不弃
没曾想,因为收养男婴刘良宝竟使汤家芝和刘明新夫妻的家庭从此陷入了难以想象的困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才渐渐发现,刘良宝除了听力基本正常外,不仅是先天性脑瘫和哑巴,而且还有癫痫病。虽然,他们夫妻二人四处举债,为他求医问药,却丝毫没有效果。当其两三岁时,曾有不少人劝他们夫妻二人把孩子找个机会丢掉。但是,这对生性善良的夫妻却态度坚定地说:“俺们既然收养了他,就会像亲生父母一样对待他,一辈子照顾他,绝对不会再抛弃他。”
刘良宝由于先天性脑瘫而导致发育不良,不仅智力低下,而且四肢严重变形,被鉴定为肢体一级残级。如今26岁的刘良宝,智商却相当于4岁左右的小孩子,体重还不到30公斤。为了照顾这个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的养子,26年如一日,除非生病住院,汤家芝每天晚上都睡在他的床边,帮他脱衣盖被子,定时翻身,接大小便。早晨则为他穿衣穿袜,洗脸洗手,喂药喂饭,换洗褥垫。此外,刘良宝性格内向,生性胆小,依赖性极强,一时片刻都离不开养母或养父的陪伴,否则就会大喊大叫。
由于常年过度操劳,积劳成疾,汤家芝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近年来,其因高血压诱发脑出血,动脉瘤,虽经手术,却留下严重后遗症,几乎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一到两次。由于身体极度虚弱,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因此,照料养子生活起居很是力不从心。每当她生病住院,丈夫陪护,她便叮嘱养女刘良燕和女婿帮忙照看养子。只要一出院,她便坚持亲自照顾养子,从来没有因为身体有病而抱怨过。
而作为低保残疾贫困户,汤家芝和刘明新夫妇不等不靠,想尽一切办法创收增收,力争还清外债,早日脱贫。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他们利用以前收购过废品有三轮车的优势一共承揽了俞林集镇、俞林中学等3处垃圾清扫清运任务,年收入达15000元。在扶贫产业方面,他们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展4.5亩龙虾水稻共作项目,并且年年喂养鸡鸭,年收入18000元左右。另外,每年还有低保金、养老金、光伏发电补贴、残疾人补贴、村民组长工资等收入,其全家3口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并于2018年顺利脱贫。
每当有人表示对刘良宝往后的生活感到担忧时,汤家芝总是语气坚定地说:“只要俺夫妻俩活着,还能动,俺们就一定会尽力照顾好刘良宝。俺老两口要是都不在了,还有刘良宝的姐姐刘良燕。”朴实的话语,彰显了一名农村妇女的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