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小时候,我是在姥爷家长大的。姥爷是乡卫生院的院长,也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中医。姥爷有很多医书,都是线装的,米黄色的书页纸,看上去好像很古老。记忆中,姥爷的医书是不让人碰的。
有一次,我闲得无聊,溜进姥爷的房间,翻起了他的那些医书,虽然看不懂,却对书中那些中草药图案起了兴趣,还拿起铅笔描上了。姥姥发现后,大为生气,将我撵出了房间,还把门上了锁。姥爷知道这事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让姥姥不要锁门,并告诉我,感兴趣就去看,不懂的就去问他。
上初中时,姥爷在一次急诊途中,摔倒引发脑血栓,落下了半身瘫痪。半身瘫痪的姥爷生活不能自理,说话更不利索,只能天天躺在床上。我每天放学回来后,都去陪姥爷。姥爷看到我来,便颤颤巍巍地抬起手指着他的那些书,嘴里急切地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我想姥爷是让我给他读医书,便每次都给他读上一段,姥爷很是高兴。
姥爷得病一年后,便开始尝试着站立,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居然能扶着椅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后来,又能扶着椅子自己挪动脚步了。虽然姥爷最终也没能恢复到正常人行走的状态,但他日复一日地坚持着。有一天,姥爷居然用略显颤抖的手为一个远道而来的患者把了脉,开出了处方,于是,姥爷还能给人看病的消息迅速传开,求医问药的人又多了起来。
姥爷虽然早已能够自己看书了,但每次我来陪他时,他还是让我给他读医书。给人看病时,他不仅在旁边监督着让我自己写处方,还让我复述治疗意见。每到这个时候,他老人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我参军离开家乡时,去跟姥爷告别,姥爷挑了几本医书塞给我,并用哆哆嗦嗦的声音对我说:“在外面一定要学会坚强!”姥爷的话我记下了,可书却没带,离开时,我看到姥爷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的表情。
那年的清明前夕,姥爷去世了。我返乡祭奠的时候,姥姥让我在姥爷的坟前把他的那些医书烧了。我既难过又不解,执意不肯。姥姥解释说:“你姥爷行医一辈子,家里没有一个人能跟他学医的,本以为你能……”姥姥的话让我热泪盈眶,忽然想起参军前姥爷塞给我书的场面。当时,我没能读懂他的心,如今虽然姥爷已经去了,但这几本书我会好好保存,它们是我用来凭吊他老人家最好的物件,也是对姥爷最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