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有苗 本报记者 程传军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在市区一家汽车4s店工作的李小洁难掩笑容告诉记者:“现在周末回老家裕安区西河口乡龙门冲村,车子可直接开到自家院内,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要把小车停在村部门口,步行一公里才到家。”
裕安区西河口乡龙门冲村,三面靠山,一面临水,村民往往是“对岸可通话,相见特别难。”多年来,龙门冲村村民靠的是一座石墩木桥通行。一到汛期,木桥容易被暴涨的河水冲毁,村民出行难上加难。如今,裕安区投资近百万元,为龙门冲村修建起了两座钢筋水泥大桥,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过河难题。近年来,裕安区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向进村入户倾斜,着力消除乡镇、乡村“断头路”“梗阻路”“盲肠路”“摇篮桥”,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实现了通城达乡、进村入户,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记者从裕安区交通部门获悉,目前全区有263个建制村,人口90.5万,其中农村人口多达70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裕安区农村公路具有多、广、散、小等特点,“断头路”“瓶颈路”“梗阻路“盲肠路”随处可见,等外公路和低级公路占有相当比例,农村群众普遍存在出行难问题。近年来,裕安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先后投资10多亿元,全面启动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重点解决通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聚焦“断头路”“瓶颈路”,突出等外公路消除和低等级公路提升,重点解决“通”而不“畅”问题;2018年,新(改)建村级道路701个项目846.244公里,总投资3.38亿元,村级道路扩面延伸工程344个项目356.423公里,总投资1.6亿元,新修(改建)桥梁7座,总投资1134万元,缓解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有效改善了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该区全面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重点增设村道临水和临崖路段的安全设施,2018年,实施县乡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项目88个,村道安全防护项目24个,总投资5400万元。2019年“四好农村路”计划建设扩面延伸工程506个项目,建设里程508公里,预计总投资额2.34亿元,惠及全区19个乡镇。
与此同时,该区大力实施“交通+”,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围绕群众满意度,着眼“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打造高品质农村客运服务,大力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目前,裕安区263个行政村,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公交班线有30条,新建乡镇交通公交枢纽8个,公交首末站10个,招呼站360个,乡(镇)、村道形成便捷的公路交通网,农民基本上实现“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出行需求,更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民群众的致富渠道。
裕安区在全面提升农村路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交通+农业”“交通+旅游”“交通+物流”等“交通+”模式,依托便利交通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如今,中型货车都能直达裕安区九成以上的种养基地,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吸引了100多家涉农加工企业安家落户,先后涌现出“茶竹合作社”“孔雀养殖基地”“瓜蒌种植基地”等生态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千个,辐射带动农户数达到三万多户。通过探索“交通+旅游”模式,在全区乡村公路沿线催生出农家乐旅游村数十个,直接带动农民就业致富,成为美丽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样本。
此外,该区依托“四好农村路”,农村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注册发展物流企业86家,形成了48小时可通达全国各大城市的货运专线网络,电商企业突破100家,从事电商创业人员3000多人,年交易额达数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