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谷良成 记者
程传军)今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我市迎来群众祭扫高峰,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全力做好群众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再次实现清明祭扫安全文明有序目标。清明节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祭扫群众25.29万人,疏导车辆7.6万辆,25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祭扫服务保障。群众祭扫高峰主要集中在清明节前(3月30、31日)和清明节(4月5、6日),3月30、31日祭扫峰值达8万余人次,低碳出行、错峰祭扫、鲜花祭扫等现代祭扫方式为多数群众所接受。
我市积极加强清明祭扫工作组织。各级民政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临时工作机构和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分工和责任,加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有序。抓好殡葬文化宣传。清明节期间全市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村务公开栏、宣传单等有效舆论宣传平台,发放清明祭扫倡议书、殡葬政策宣传单、温馨提示、发布公告等宣传,组织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和现代文明祭扫等系列知识讲解,回应群众关注的殡葬服务质量等系列宣传活动。同时,殡仪馆组织开展“开放日”活动,其他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服务体验日”等活动,让更多群众感受殡葬发展变化。引导群众不在“殡仪馆、经营性墓地、公益性墓地、陵园等场所”燃放烟花爆竹和烧纸。各地利用鲜花换纸币达15万多株。群众文明祭扫新风尚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