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花开淘金”

  本报记者 张瑞 通讯员 程度厚

  四月花海,桃红柳绿,5日上午,在叶集区姚李镇山河村境内的“吴国龙种植基地”,百余亩粉红色的桃花漫山遍野。桃树下,不少老人背着喷雾器,在给桃树喷施生物农药,目的是减少病虫害,保障桃子稳产高产。令记者感到诧异的是,这些劳作的村民都是周边的“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轻松就业。

  “俺们老年人在家也是闲着,自从吴老板承包桃园以来,俺们常年给他帮忙,每个月都能挣到1500元到180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咱农民求之不得。”张正强老人一边干活一边说。

  记者在与老人们的交谈中了解到,这些都是在家中看孩子忙家务的留守老人,他们大多数是村里的在册贫困户,每天都能得到60元—7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尤其是到了桃子收获季节,满山的大红桃需要采摘,采摘回储藏室里还需要从外形上进行严格挑选再进行包装,桃园里每天正常都需要10人以上的人手帮忙。到了桃子收获时,这些老人一边采摘桃子,一边分享收获的喜悦,同样,获取的报酬也更多。

  前几年,农村实行土地流转及进行土地复垦以后,霍邱县城关镇居民吴国龙经人介绍,来到姚李镇山河村,租赁了500余亩荒岗薄岭,栽植了寿桃树、油茶、山核桃及板栗等果树。2016年6月开始挂果,共收获了20多万斤寿桃,经济价值30余万元。初步的收获,使吴国龙尝到了丰收后的甜头。基地种植的油茶、山核桃等生长周期长见效慢,而栽植桃树两年就能开花结果,周期短,见效快。因而,桃树下栽植油茶、山核桃这种方法,既科学又规范,施肥用药,树与树之间的根部营养均衡吸收、营养互补,在经济上实行了“快与慢”互补经济循环。

  “栽植果木既可以绿化山岗,又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但我想的更多的是,这个村的群众远离镇区,他们没什么经济来源,开辟这几百亩的经果林,需要人手除草、施肥、干杂活,村组让贫困群众在基地干活,不仅基地杂活有人干了,而且他们还可以增加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吴国龙打算,利用前几年的收入,再申请贷款,把周边的荒山野岭都租赁过来,规模种植千亩以上的果林,向荒山要效益,从黄土里淘金。对于未来,吴国龙信心满满。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陈来凤:用奋斗勾勒青春的模样⊙“红榜”群众享实惠政府助圆“微心愿”⊙我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清当前森林防火形势⊙留守老人“花开淘金”⊙孙云飞在霍山督查森林防火工作时强调切实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金寨又发现连片国宝银缕梅⊙我市全面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市民广场人防工程完成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