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娟 曹辰
她是霍山县年龄最小的农机手,是霍山县稻田养虾第一人,同样也是霍山县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年少时一场家庭的意外变故,让她从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变身“女超人”。也正是从勇敢扛起家庭重担的那一刻起,这位90后女孩开启了她激情奋斗的青春岁月。她就是霍山县但家庙镇成凤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来凤。
稚嫩双肩扛起家庭重担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16岁还是在父母庇护下无忧度日的少年,但对于2008年,刚满16岁的陈来凤来说,迎来的却是人生中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在此之前,陈来凤的父母从事农机行业,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她自然也是父母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16岁那年,她的母亲不幸离世,父亲也因意外几乎双目失明。给父母治病用光了家中的积蓄,万般无奈下她不得不选择退学……那是一段无比灰暗的日子,只不过对于陈来凤来说,她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去怨天尤人。家中的经济每况愈下,父亲和年幼的弟弟都需要人照顾,这些都是陈来凤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家里人活下去。”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陈来凤说她只有这一个信念。陈来凤的父亲原本是名农机手,遭遇意外后农机自然没法开了。陈来凤想,只有尽快让家里的机器动起来,家里的情况才能好转。为了尽快掌握农机技术,陈来凤没日没夜地琢磨着怎样去开机器,怎样收割得更好。先从自己家的稻田开始,然后是周边,再后来是到外省……就这样,陈来凤成为全县年龄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农机手。经过不断努力,这个刚出校门的小姑娘的收割技术愈加成熟,她逐渐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开着农机车走南闯北收割水稻,其中艰辛只有陈来凤自己清楚。每年收割季节,忙起来的时候,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家常便饭。最难过的当属在异乡奔波的时候。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外地开农机,劳累了一天之后,为了省下住旅馆的钱,她蜷缩在一个小巷口里睡觉。也许是因为天黑看不见,迷迷糊糊中,突然有人泼来一盆冷水。瞬间陈来凤就被惊醒了,望着自己湿透了的衣服,想起这几年的艰辛,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