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柱
仲春的大别山万物萌动,春意盎然。在苍柏翠竹的掩映下,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蜿蜒山间,曹必兴的农家乐就在公路旁的霍山县磨子潭镇宋家河服务区内。
“我们村离县城三十多公里,以前靠步行,短短的这段路需要走上三四个小时,扶贫公路建好之后,现在三十多分钟就到了。”58岁的曹必兴是土生土长的宋家河村村民,以前在外打工,前两年因病致贫,生活一度困顿。随着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的开通,穷山沟变成了美丽乡村,过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老曹在当地镇村干部的支持下办起了农家乐。“现在每逢节假日,游客扎堆,我的小店一天能接待四五桌游客。”曹必兴高兴地说,不少游客吃完饭,再带上几斤茶叶、黑木耳、茯苓等土特产。“以往卖不掉的山货,现在足不出户就卖出去了。”
在宋家河古村茶栈设立的扶贫专柜里,各种土特产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磨子潭镇镇长韩安宏介绍说,磨子潭镇位于霍山县东南边陲、大别山腹地,以前交通闭塞,山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深山区也是深度贫困区。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的开通,把天堂寨、铜锣寨、白马尖、佛子岭等众多景区串联起来,不仅成为一条旅游的“观光路”,更是当地群众脱贫的“致富路”。当地围绕乡村旅游做文章,开农家乐、建民宿客栈,通过“旅游+扶贫”的发展路子,促进产业、旅游、扶贫、就业充分融合。
“旅游通道在我们镇有9公里,共设3个服务区,一个服务区不仅是一座山间驿站,更是山村发展乡村旅游、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窗口。”韩安宏说。目前,该镇一半以上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业主还聚在一起成立了霍山县首家乡村旅游扶贫协会,举办了首个农民丰收节。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通过产品帮卖、发展帮带等模式,大力实施“1+3+10”项目,即1个会员、结对3户贫困户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实现10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贫困户除了自己经营农家乐外,还可以在邻居家的农家乐当厨师、服务员等,依托服务区销售土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