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烟的系统监管宜早不宜迟

  熊志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电子烟的危害,引起广泛热议。节目中,将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8种电子烟烟液送往实验室检验后,工作人员发现部分烟液尼古丁含量超标。

  这台“3·15晚会”聚焦的领域中,相对于辣条所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电子烟属于比较新的事物。近几年,电子烟在国内逐渐流行,被一些年轻人当成潮流,并成为产业风口。由于烟雾是雾化而非燃烧产生,电子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传统烟草的替代品。不过,从央视的调查结果来看,电子烟并没有生产厂家宣传得那么健康,其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电子烟行业缺乏有效监管,首先体现在宣传误导上。例如,不少销售者打着“只解瘾不上瘾”的旗号,甚至声称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但是,这改变不了电子烟本质上还是烟,且包含尼古丁等成瘾、致害物质的事实。一些生产厂家,还将不吸烟人群当成潜在用户,戒烟可以说只是个营销幌子。另一层事实是,一些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跟风成为电子烟烟民。

  其实在这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得出电子烟危害公共健康的明确结论。然而,由于是新兴行业,目前电子烟行业还缺乏比较系统的法律规范以及统一的生产标准。电子烟市场乱象丛生,比如宣传误导、含量超标等。这些问题,与行业监管的滞后息息相关。

  市面上,大部分类别的电子烟并没有像传统香烟那样采取特许经营制度,在电商平台上可以直接买到,没有什么门槛。此次曝光后,一些电商平台屏蔽了电子烟的搜索,但直接搜索相关品牌,仍然可以找到产品。过低的销售门槛,正是青少年能轻易接触的原因。

  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吸烟,然而电子烟衍生的问题,除了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外,还涉及二手烟这种典型公共场所的负外部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关于电子烟的投诉,同样在不断增加。对于传统烟草,很多城市都有明确的控烟限制,在“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这些禁烟规定,是否包括宣称无燃烧烟雾的电子烟,目前并没有统一规定。

  2010年施行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将电子烟列入禁烟范围。《条例》指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监督管理活动遵循加强引导、限定场所、单位负责、严格管理的原则。今年2月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将吸烟的概念扩大为使用电子烟或者持有点燃的其他烟草制品。首都北京也正在探索禁电子烟的可行性。然而,对大部分城市来说,目前关于公共场所电子烟的监管都处于空白地带。

  一边是电子烟的监管真空,另一边是行业的高速崛起。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烟产量约5.94亿支,同比增长率达108.42%,预计2020年将达36.22亿支。与此同时,各路资本快速切入,试图占领这个比较前沿的产业。

  在电子烟如野草般疯长的背景下,央视“3·15晚会”无疑提了个醒。标准不明、监管滞后,很可能衍生出诸多行业乱象。所以,电子烟的成瘾性、危害性到底如何,是否该被纳入禁烟范畴,市场准入门槛和销售门槛该如何设置,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总之,对于电子烟这种新兴事物、新兴行业,系统监管宜早不宜迟。

  据《光明日报》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全面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省书画名家送墨宝到南港⊙金安经济开发区力促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裕安今年拟建508公里“四好农村路”⊙绿色生活从节水做起⊙架起“探照灯” 助力“严强转”——霍邱县紧盯四个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专项巡察⊙安全教育 记心间⊙网格化管理就是要“一户不漏”——一个基层税务分局的减税降费实践⊙铤而走险考试作弊所有成绩全部作废⊙对电子烟的系统监管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