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改革,让希望在田野上“拔节”——来自金安区横塘岗乡黄墩村的报告

  本报记者 刘扬

  金安区横塘岗乡黄墩村有一棵800年前的柳树,枝若虬龙,主干若空,四季有飞鸟栖息,口衔树籽落于主干,生出丝棉、黄立头、刺槐等树茎,同生同荣,枝叶繁茂,如一树之本根,当地人称此树“柳抱丝”。2017年,黄墩村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以此树取名——柳抱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金安区率先试点“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农村“三变”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日前,记者来到黄墩村采访。该村5.8平方公里面积,三埂二塝,呈“山”字型,丘岗多平畈少,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貌。当地有句顺口溜:“穷在埂、旱在塝,财主都在大畈上”。山埂、山塝占70%的黄墩村,绝大多数农民很难翻身做“财主”。2016年全村614户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总产出324万多元,纯收入仅64万元,户均才900多元。

  大黄墩组村民张义中3口之家,3.75亩耕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种田收入:种水稻遇上风调雨顺好年份,亩产500公斤,总产量1875公斤,毛收入也就3万多元。旋耕每亩120元、收割每亩105元,肥料每亩100元,种子每亩100元,农药每亩20元,每亩净得大约500元,这还没有除去每亩两个半人工250元的费用。张义中说:“实际上,一家一户分散种田最终的收入就落得人工工资和一家人的口粮。”尽管张义中掰着指头计算成本时脸上带着微笑,但笑中已透露出农民的无奈和苦涩。

  “农资价格上涨,粮价下跌,传统农业两头受挤,出路就像田埂越来越窄,这是目前农村面临的现实问题。”黄墩村原支部书记、现柳抱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张务清说,2017年,金安区在黄墩村试点农村“三变”改革,按照金安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村两委首先将村里的水库、塘堰、渠道、生产道路、提水站等经营性资产和茶园、林场、老村部、闲置的小学校等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核实、确权登记、评估认定,折算335.6万元,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后,张榜公布。当年年底,村里又把上级财政80万元扶持资金投入到新的经营主体。资源变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村集体和全村村民中去。张务清介绍,柳抱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415.6万元作为总股本,村集体持股214.24万元,另外201.36万元按界定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折成等额股份,人均折股量化股权到人,全村2141名村民成为股东,村民从“户户包田”实现了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人人分红”。

  资源变成了资产,村“两委”着手慎重选择承接主体,或承包或合作经营,依托柳抱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1+N”村企合作股份制经营模式,孵化出六安市丰乐源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六安市龙潭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六安市黄粮畈生态种植有限公司、六安市雪峰生太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这些企业成立之初,最大困难是经营场地和面积窄小,难以成规模。村“两委”把准了传统农业生产陷入困境的脉搏,动员村民流转承包田,让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变资产,参与分红。2017年底,全村有521户自带2700亩土地加入柳抱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入社率达88%,农户参股率突破70%。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三变”改革,让希望在田野上“拔节”——来自金安区横塘岗乡黄墩村的报告⊙“花式”健身赢喝彩⊙“面子工程”隔离“民心”⊙裕安区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叶露中在全市松材线虫病防治调度会议上强调加强林业病虫害疫情防控防治⊙我市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严肃整改落实彰显效能威力——违反工作纪律的当事人受到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