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强化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有效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凝聚了推动舒城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突出思想引领,提升“愿为”的觉悟境界。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挥舒城红色资源优势,深化党性教育,去年以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联系点讲党课,带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300多场次,培训党员干部1.5万人次;全县开展理论集中学习、巡回宣讲600余场次,组织学习研讨280多场次。县委常委会全体成员先后2次集体参观市廉政教育基地,带动全县1.2万名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
注重能力建设,强化“善为”的素质本领。针对能力弱项开展专题培训,先后举办科级干部、年轻后备干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驻村扶贫工作队等15个主体班次,培训干部1500人次。强化实践锻炼,先后从县直部门选派18名干部到乡镇挂任副科级干部,选派150名县直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脱贫攻坚、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一线“实战演练”;每年有计划地选派20名乡镇优秀年轻干部到县直前瞻岗位一线跟班锻炼;选派2名专业人才对口援藏、25名年轻干部到全国政协机关、合肥市、宣城市及市直单位历练成长、增长才干;举办由50名乡镇、县直单位年轻干部为主体的强化培训班,利用一年时间,采取“课堂教学+实践历练+自主管理”等方式加强培训。
鲜明用人导向,树立“勤为”的价值取向。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干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等具体措施,大胆选拔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注重在特色和亮点工作下找人,县征管局领导班子中1名局长、2名副局长全部从内部选拔,组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骨干队伍,2016年以来全县征迁1.6万户240万平方米,均实现平稳快速有序。加大对长期在偏远地区、艰苦一线、急难险重岗位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先后选拔“三类人员”30名,60名长期在脱贫攻坚一线的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入乡镇班子,优先交流10名长期在偏远乡镇、实绩突出的干部到县直单位或城区周边乡镇工作,选拔27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党委委员。
坚持正向激励,催生“有为”的内生动力。突出实绩导向和正面引领,建立以评先评优、考核奖励、关心关爱为主要内容的正向激励体系。深化年度综合考核和单项工作考评,把对干部的正向激励与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紧密挂钩,把考核结果与运用紧密挂钩,对年度综合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班子和干部核发工作奖励;对在综合考核中表现突出和重点单项工作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12名优秀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注重基层一线选拔干部,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17名。
完善容错机制,营造“敢为”的良好氛围。建立澄清保护机制,对涉及9名科级干部反映失实的问题线索或查无实据的信访问题,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对15名因工作原因受到非议或不实举报的干部,县委排除干扰予以提拔重用。完善宽容错误机制,在2018年村“两委”换届中,对47名因在推动重点工作中大胆履职出现失误错误的村干部给予宽容,大胆留用。同时,坚持宽严相济原则,综合运用考核、考察、巡察、审计、信访核查、效能督查等手段,先后对15名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科级干部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