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金婷

经常有人会说“内分泌失调”,但说到内分泌系统,很多人都说不出人体中这套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轻者失眠、皮肤暗哑粗糙爱长痘,重者会引起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等。近日,记者走进了市二院内分泌科,来一起了解有关内分泌的健康知识。
“阻击”内分泌疾病
初见市二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东风,他正在办公室里忙碌,明亮的办公室,浅米色的桌上放着《内分泌疾病》,翻得微旧的书页显示了主人的认真程度,靠墙的书柜上满满都是相关书籍,排列整齐,干净利落,彰显着主人的阅读爱好和个性。温润的话语,侃侃而谈,亲切而又睿智,这是和李东风简短交流后的感受。
李东风从事内分泌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一直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用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去帮助每一位陌生或熟悉的患者,一颗红心、满腔热忱,在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李东风告诉记者,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系统,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过多就会引起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少就会引起糖尿病。再比如,甲状腺大家应该了解比较多,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就会出现甲亢,并引起多食、消瘦、怕热、心慌等症状,甲状腺激素过少就会出现甲减。
只为更多“糖人”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民众生命健康最主要的慢病之一。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但到目前为止,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血压需要控制在何种水平对患者最为有利,全世界范围内标准不一。我国也有多种标准,但都缺乏大规模临床资料支撑。”李东风告诉记者。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宁光院士牵头发起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降压治疗目标研究(BPROAD)”并向全国招募参研单位。经安徽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推荐及科室的充分准备,李东风带领内分泌科成功入选,成为该项目在安徽省的12家研究中心之一。“BPROAD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开放、平行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过程繁琐且复杂,不是一朝一夕、三月五月就能完成的,我院的任务是选取100名符合条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访5年,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李东风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一个患者的一次检查记录就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我们做这项工作,不为其他,就为了看看到底什么样的降压治疗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希望能找到对他们身体更好的治疗方式。”
采访中,李东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科室从2015年开始,坚持每周三下午开展糖尿病健康宣教工作,风雨无阻。为提高宣教效果,医护人员想方设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从而能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
疑难杂症的“克星”
内分泌科现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3人、糖尿病专科护士1人。科室配备有动态血糖监测仪、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糖尿病神经病变检测仪、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神经血管病变治疗仪及进口胰岛素泵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能开展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包括: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比如,肥胖症、矮小症、肢端肥大症、垂体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李东风接诊过一位病人,这名患者全声疼痛,像火烧一样,晚上睡觉被子都不能盖在身上。由于长期疼痛得不到休息,脾气暴躁,看了很多地方,也不能缓解,有医生告诉他,“去二院的内分泌科试试,也许他们有法子。”于是,患者找到了李东风。李东风接诊病人后,经过详细的问询和体检,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很快确认这是糖尿病引起的痛性神经病变,治疗起来极其困难。李东风细心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和理疗,并且每天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终于得到缓解,患者高兴地说道,“在外地看了那么多地方,没想到最后还是在家乡医院看好了,真心感谢,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有人说,我们内分泌科是万能科室,其他科室找不到病因的疾病,一般都会推荐到内分泌科来看。”李东风看似玩笑的一句话,道明了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内分泌科接诊的疑难杂症患者非常多。许多内分泌疾病罕见而隐秘,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有很大难度,容易被漏诊和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