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未来我国将建立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消费者可参考“黑红名单”进行选择。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快以及城市二孩家庭的增多,我国家政服务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家政服务从业人员2000多万人,一年营业额超过50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左右。但是,在真正开始为自己的家人寻找保姆时,不少人还是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针对家政行业信用记录不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借鉴菲律宾、印尼等国经验,同时结合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及有关大型家政企业的探索,提出建立家政服务员和家政企业两个信用档案,供消费者查询和选择时参考。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表示:“家政服务员的信用档案既包括本人基本情况,也包括家政服务员在从业过程中的信用记录,如业主投诉等,还有本人以前的犯罪记录;家政企业的信用档案包括企业守法情况、消费者投诉等。”
记者注意到,在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中,包括商务部和公安部提供的犯罪背景核查结果信息,既可供消费者辨别身份真伪,还可了解家政人员五年内是否涉及盗窃、虐待、故意伤害、强奸、放火等案件,以及是否是重症精神病人、三年内是否涉毒等信息。
此外,根据《意见》,将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家政企业纳入“红名单”管理并对外公布,引导消费者在选择家政服务时优先考虑,在公共服务、市场交易、社会管理等领域给予一定便利;同时建立失信主体“黑名单”,依照相关规定,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冼国义透露,征求意见将于3月20日结束,要求地方在意见发布3个月内建立相关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家政服务业发展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胎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家政服务员和家政行业发展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对家政行业的信用要求也将越来越强烈。家政服务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很多家政服务员会进入消费者的家庭,雇主的生命财产其实都暴露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所以家政服务员、家政企业的信用非常重要,需要建立起来。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