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浩 记者
刘扬)2018年,金安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同比增加13%,全区约2.5万建筑工人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畴;全区依法办理工伤案件421件,当年工伤认定数量同比下降50%,数据的背后,反映出该区社保部门密织劳动者职业安全保障网付出的艰辛努力。
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该区社保部门坚持预防在先,出台《金安区重特大案件工伤保险应急处理预案》,联合安监、住建等部门督促企业开展安全自查。定期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培训,督促企业制定事故预防制度。
同时,加强稽核力度,严把基金支付关,预防骗保。通过“核三”系统,实现对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实时监控。建立工伤职工住院登记审批程序和查房制度,防止小病大治,过度医疗等现象,杜绝以工伤治疗为由“搭车买药”。在工伤认定方面,建立工伤认定协调机制和重大案件会审制度,对争议案件,及时与法院等部门沟通联系,分析案情;对重大疑难案件,组织相关部门会审,规范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