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 活力迸发——数读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翁巾娇 本报记者 储勇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改善。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速高于全市4.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二三产结构比重为69.9:30.1。

  工业生产效益逐步提升,增速创近四年新高。去年该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5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创近四年新高,位居全市第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亿元,同比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技改投资增长明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2.7亿元。市场消费总体平稳,消费升级引领作用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汽车销售行业始终占据区内零售主导地位,全年共实现汽车零售额26.5亿元。外贸数据再创新高。去年该区实现外贸进出口17338万美元。利用外资超额完成,全年利用外资7400万美元。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去年该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6.8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6%。民营经济贡献提升。全年1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9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19.2%;两新产业引领发展。全年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29.1%,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8%,增速位居全市第四位。

  创新发展活力迸发。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家,通过高企认定企业11家,申报通过率79%,高企总数达到30家;区内3家企业获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占全市立项总数的27%,获得省级资金支持360万元,占全市获得资金总额的28%;两家企业通过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备案,占全市备案数的50%;5家企业获得六安市技术创新中心认定,占全市认定数的56%。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新认定省级智能工厂1家;新认定省小微企业基地1家;新认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新认定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相关领域试点示范企业3家;新认定省级绿色工厂两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家;新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两家;新增安徽省新产品12个;新认定安徽省工业精品两家;新增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1家。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创新发展 活力迸发——数读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减税降费又添新举措⊙图⊙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叶集:农技服务助春耕⊙太阳广场⊙把握生命的每分钟⊙母亲的美食⊙每逢清明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