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园区的创新“突围”——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程传军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位于裕安区城南镇附近的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处都能触摸到工业科技创新的跳动脉搏,处处都能感受到企业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春潮。在一些高尖端科技密集型企业生产车间,正在运用大数据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的裕安经济开发区,于今年1月8日,经省人民政府正式更名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市首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六安高新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去年,六安高新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73.3亿元,占全年任务101.52%;工业固投10.8亿元,技改2.5亿元;财政收入9427.5万元,占全年计划的119.8%。

  近年来,该园区以创建六安高新区为抓手,以“转型创新、绿色发展”为主线,强化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源头培育,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推动优势支柱产业高端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制为动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全面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2018年以来,新引进诺欣智能科技、欧斯福科技、普尔德医疗、科尼盛机电、零界净化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余个及中农(六安)国际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见一排排林立的标准厂房,一处处沸腾的建设工地,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一片片迷人的绿地美景,竞相映入眼帘,让你时时处处感受到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我们开发区不仅仅是换了个名称,而是立足新的发展起点,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该园区负责人李磊感慨地说,下一步他们将严格按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定位,着力实施产业主导、品牌提升、产城融合等战略行动,聚智聚力聚资大胆作为建高地,奋力打造创业创新创慧发展示范区。

  据李磊介绍,近年来,该园区积极加强引智和创新培育,提升园区规模与创新能力,以六安华电为龙头,高迪环保、中宝建材等上下游企业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和打造建筑产业化基地。依托天通新材料、英科实业等企业为代表,发展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依托美迪科科技、诺欣智能制造、奇盟光电、首玻光电、瑞可玛新能源、顺怡隆机械等企业,充分利用产业园、创业园平台,实行错位招商,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入驻,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同时,推进转型升级,支持骨干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该园区正在加快推进高铁新区和循环经济园两大板块建设。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传统工业园区的创新“突围”——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创客”课堂,让想象力丰富起来⊙暴力打压对手 强接强揽工程舒城公开宣判一起恶势力团伙案件⊙清理虚张声势的评比达标活动⊙“春风行动”助2.91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市纪委监委集中走访调研推进“严强转”⊙我市二月份商品房销量有所增长⊙叶集桃花·梨花艺术节本月底开幕⊙2018大别山(金安)国际马拉松荣获中国田径协会两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