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成了农民的“香饽饽”——金寨县依托地理优势发展蔬菜产业侧记

  刘永刚 本报记者 桑宏

  在金寨县,环境优美,水质洁净,空气负氧粒子优良,是一个天然氧吧,是生产生态绿色有机蔬菜的好地方。

  黄瓜、蘑菇、茭白……随着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蔬菜走出大山,走上消费者的餐桌,点亮贫困户的希望。

  从试验示范到广泛覆盖

  按照“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精神,金寨县决定将“菜篮子工程扶贫农场建设”列为民生工程,使更多贫困群众分享到蔬菜扶贫农场的红利,让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吃上本土蔬菜,夯实持续稳定脱贫的根基。

  好山好水种好菜,该县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以菜篮子工程扶贫农场项目建设为契机,以产业扶贫产业脱贫为中心,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四带一自、一村一品、农业项目提升”三大行动,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基地,着重发展优质绿色有机蔬菜、高山蔬菜和特色蔬菜,继续推广生姜、高山茭白、四季豆等品种,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蹚出一条“以特富农”的农业发展新路径。

  如何让蔬菜产业行稳致远?如何让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该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满足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组织化同步的要求,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因地制宜,增加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提高蔬菜产品质量,逐步提升菜篮子主要产品自给率,建成满足周围大中城市人口的高档优质蔬菜供应基地。该县去年新建设施大棚1950亩,新建露地蔬菜5000亩,确定经营主体48家,招商引资安徽瓦大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园,一期核心区建设现代钢构大棚、冷库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

  从蔬菜“愁嫁”到市场“迎亲”

  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上去了,如何让菜卖得更好又成了菜农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该县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等多种方式打通基地到销售的渠道,与“合肥菜菜电商”、“合肥百大周谷堆”、“武汉樱草农业”、“湖北神峰山庄”等多家蔬菜销售企业建立对接,实现基地直接到学校食堂、县外销售市场。

  经初步统计,该县2018年蔬菜年产18万吨,产值2.2亿元,链接贫困户965户,帮助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在全军乡,金寨八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6800万元,流转全军村、梁山村、前龙村土地2000亩,建设设施大棚基地400亩,循环农业示范区70亩、科研培育区120亩、高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30亩、农耕文化体验区80亩、高山蔬菜种植基地1300亩,建立网上销售平台3个,会员40万人,高山蔬菜产品已销售到合肥等地10万公斤,并在2018年夏为全县其他乡镇销售大棚蔬菜5万公斤。

  发展模式实现“造血式”产业扶贫

  “自从有了菜篮子大棚,80元钱一天,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一年也有两三万元,对脱贫有信心,越来越有奔头,我很满足。”在斑竹园镇沙堰村,贫困户余英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据了解,该镇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直接解决贫困户就业28人,间接带动贫困户发展35户,带动大棚特色经营户7户,预计年带动贫困户增收5000元。在后期管护方面,经营主体对每个大棚进行编号,再把部分大棚转包经营给贫困户,由经营主体提供技术、种苗、肥料、灌溉等方面,并负责销售;贫困户按照经营主体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最后再按照市场价计算收入,实行6:4分成,即贫困户得6,经营主体得4作为租赁费用,大大推动了产业扶贫的进程。

  在天堂寨镇,金寨县药杰家庭农场在去年新建了80亩蔬菜基地,带动20户贫困户务工,从5月份以来,全年用工量达2600人次,用工支出28万元,人均增收1.07万元。龙头企业的扶贫作用还体现在技术支持上,据介绍,园区选种的蔬菜品种他们都试验了好几年,经过筛选和试验,留下的品种都是适生性强、口感好、商品率高的品种。贫困户想要种植什么品种,直接选用种植就可以,避免走弯路。此外,县农技站和园区还不定期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一方面帮助他们胜任工作,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提高自家农田的作业水平。

  “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组织引领群众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使更多的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利益链,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4.5万亩,比上年增加2.6%,其中露地蔬菜10.9万亩,占蔬菜种植面积的75.2%,设施蔬菜0.7万亩,占蔬菜种植面积的4.8%,生姜、茭白、魔芋等蔬菜产业基地2.9万亩,占蔬菜种植面积的20%。年产18万吨,产值2.2亿元,蔬菜产业带动贫困户1500户,帮助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蔬菜产业正稳步发展,逐步成为该县特色明显、影响广阔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选择年月
<2019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省发改委到我市调研一季度经济形势⊙2019首期融媒体建设培训班开讲⊙裕安区开展关工好新闻评选 ⊙东桥镇培育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开展专项整改活动⊙蔬菜产业成了农民的“香饽饽”——金寨县依托地理优势发展蔬菜产业侧记⊙选购良种备春耕⊙市林业局下足功夫优服务 “四送一服”促发展⊙高速交警开展占用应急车道专项整治⊙期待立法为个人信息安全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