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黄海波 文/图

图为韩庆玲(左一)与稻虾养殖户深入交流。
“朱大姐、董大哥,我给你们拜年来了!”“韩书记,快进来暖暖身子!”韩书记是霍邱县宋店乡南北四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她心系贫困群众,大年初四,就赶往村里走访贫困户和老党员,为的是让他们都能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
韩庆玲原是霍邱县地税局一名普通干部,2012年主动请缨奔赴到扶贫战场,担任城关镇南戎西村第一书记,任满后,被群众用“红手印”留了下来。2016年,组织上安排她到宋店乡南北四担任第六批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第七批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继续在扶贫路上奉献智慧与汗水,传递党的关爱与温暖。
宋店乡南北四村是全县重点贫困村,当时村部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晚上,四周漆黑一片,夏天酷热难当、蚊虫叮咬,冬天严寒难熬,晚上出门上个厕所都不方便。为了掌握村情,韩庆玲骑着摩托车两天半跑遍34个村民组,挨家挨户走访154户贫困户,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韩旋风”、“铁腿女书记”。为了“精准”二字,她和同事们白天到户了解村情民意收集资料、宣传扶贫政策,晚上整理资料、制定帮扶计划。经过无数个通宵加班,建立了一整套精准扶贫档案,为后来的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自内心的真情帮扶,才能换来群众的信任!”韩庆玲一直都是这样想。贫困户王照荣丈夫因病去世,儿子因腰椎手术失败,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女儿上小学,家中窘境一言难尽。王照荣因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整天待在家里无所适从。韩庆玲无数次上门交流,王照荣终于走出阴影,开始了新的生活。韩庆玲帮她介绍就地就业、发展产业、申报了养殖补贴、护林员、教育资助,2018年她家人均收入近万元,光荣脱贫。贫困户黄金付,从外地娶个傻老婆,生了个傻儿子,经常打骂老婆,每次去他家走访时,在低矮阴暗的小房里,看见傻妈和傻儿子光着脚坐在地上,几只鸡在破烂不堪的床上做窝,室内臭气熏人,韩庆玲心里非常难受。她一边对黄金付进行思想教育,一边帮助他申报小额信款发展产业,养牛、养鸡、养虾。一年来,黄家人均收入5000多元。此外,韩庆玲又帮他申报了危房改造、公益性岗位,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黄家日子逐渐好过,黄金付对待生活和老婆的态度也有所改变。
在南北四村,像王照荣、黄金付这样的贫困户不止一户,但无论哪一家,韩庆玲都是无微不至地关照有加。她经常提醒自己:第一书记,就像一座桥梁,把党和人民群众紧紧拧在一起;又好似一根电线,把党温暖的电流输入贫困户心里,照亮贫困户的人生。村里哪家最穷,哪家最苦,哪家别人最不愿去的地方,韩庆玲就把党的温暖送到哪里!
韩庆玲与村支两委班子精准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先后争取2000多万元扶贫资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光伏项目建设,为贫困户年增加收入18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利用村土地转让金20万元和选派经费10万元与当地群众联合开办板材厂,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在韩庆玲和村两委不分昼夜地努力下,如今,全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了全覆盖,家家有收入,人人有事干,南北四村的扶贫工作成效得到明显的提升,由后进村变成了全县模范村,韩庆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凝结着韩庆玲和家人的无数心酸。为了大家,韩庆玲舍弃了小家。7年来,她没有一天公休,没有一次空岗,没有安安心心地过一个节假日,没有实实在在地做过一次体检。7年来,韩庆玲骑坏两辆摩托车,穿坏数十双运动鞋;雪灾期间,为村五保户陶树顺抢修房屋,而自己家里却缺水缺电近两个月。2018年年初,女儿由于鼻中隔偏曲在安医手术,正值南北四村迎接省市际交叉检查,女儿只能一个人住在医院……
在选派驻村的7年里,韩庆玲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五、第六批优秀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标兵,获得省人社厅、省总会、省税务局先进个人,2018年荣获“最美安徽税务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