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警花:让服务更有温度——记全省公安机关十佳“服务先锋”方国英
本报记者 张静
在霍邱县政务中心的服务大厅里,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天来窗口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面对反复咨询业务的办事群众,窗口工作人员从不烦躁。方国英就在这里,引领全体窗口工作人员把换位思考变成行动自觉,逐步形成“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的霍邱公安政务服务品牌。
“自我穿上警服那天起,我就想着再苦再累也要干出个样来。”方国英的性格中透着坚韧和执着,勇于做好各种挑战。
1988年首次颁发一代身份证时,方国英被抽调负责底卡分捡工作,迎来第一个挑战。每天与堆积如山的底卡打交道,可谓枯燥琐碎。不过在她眼中,一张张小底卡承载着公民最基础的纸质档案资料,有着重要的价值。她认真剪切、分捡入柜,先后整理存档100余万张一代身份证底卡。即使办公地点历经6次大规模搬迁,她每次都会在现场逐柜加注标签,将所有底卡迁移整理好。目前,该局口卡室成为全省为数不多、保存规范的一代身份证口卡室。2017年6月,潜逃28年的特大杀人命案逃犯王某奎在新疆被抓获。而这个案件的成功破获,就得益于方国英整理保存的王某奎一代证底卡信息。底卡在打击犯罪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群众户籍变更、补录、身份信息查询等提供着最原始的宝贵资料。
随着时代变迁,户政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先的手写纸质记录逐步演变为现在的互联网+模式。新模式方便了群众,但也给方国英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始连最基础的打字都是一道坎。”方国英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如何使用网络办理户政业务,还深度融合“互联网+”思维,让窗口服务线上、线下同步,积极推动“互联网+户政服务”模式升级,依托“皖警e网通”微信公众号,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阿姨,你们的办事效率太高了。昨天办的证,我今天就收到了,谢谢你们!”2018年8月9日,在北京务工的霍邱人刘某龙给方国英打来感谢电话。原来前一天,他通过霍邱户政微信公众号在线求助,称其在北京急需使用临时身份证,但无法返回霍邱办理。了解情况后,方国英立即微信联系了他,并通过微信视频确认其身份,为其办理了临时身份证免费邮寄业务。像刘某龙一样急用临时身份证的群众,只需通过微信视频认证身份后,便可马上办理并邮寄,免除了办理人往返奔波之苦。这也是在方国英多方协调下于全省率先开展的网上申办、免费邮寄临时身份证新举措。截至目前,他们通过微信办理户籍业务9872起,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免费邮寄临时居民身份证340张,为群众节省路费3万余元。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