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纪事

  韦国华

八版074045.jpg

  正月初二上午,我们在福建过春节的家人一行14人由厦门启程,驱车3辆前往云水谣。这也是我与家人第一次在春节时外出旅游。云水谣是一个如诗如画、令人向往的地方。出漳州市的南靖县城,踏上通往云水谣的山区公路后,出山的大巴小车、进山的小车大巴,在盘山公路上绵延不绝几十里,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我们走走停停用了两个多小时。好在大嫂在厦门的亲戚已提前为我们这个家庭旅游团联系好一家叫“随随缘客栈”的民宿,当晚数千人需要找住处的小镇没有给我们带来难处,而且,当晚我们还得以游览小镇如梦如幻般的夜景。

  次日早晨起床后,见客栈的老板简作兵夫妇在为我们准备早餐,便与简老板聊天,顺便向他了解一些云水谣景区的情况。还聊到他家的一些情况,比如:他家有4口人,母亲、老婆、女儿,昨晚他们家客栈的10个标价为480元的房间都住满了(因为是熟人介绍,我们的每个房间只收380元),他本人主要从事游客住宿饮食,他妻子付元香从事导游,每次导游两、三个小时,每次收导游费150元。景区由南靖县政府管理,门票每人90元,旅客满60岁则半价。简老板还说,昨天来的游客大约有五、六万人,在景区住宿的估计有六、七千人。当然这是高峰时。周一至周四游客较少,他家正常只卖出两、三个房间。周五至周日这3天,游客较多,房间大多卖得出去,多少不一。政府的门票收入到年底会给古镇云水谣的数千个居民分点红,60岁以上发红包150元,60岁以下的发100元。政府负责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由此给村民带来发财的机遇和平台:几乎家家能办民宿、搞饮食,或出售土特产、当导游,还可以在景区从事保安、保洁、售票、验票、车辆安置等职业获得工资收入。我与在银行退休的亲家吕大哥在客栈里品尝当地的功夫茶时,给云水谣算了几笔账,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小镇的居民,二者年收入都过亿元,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收入更多。就说我们下榻的小客栈简老板一家,仅旅游收入就不低于30万元。

  简老板30多岁的妻子付元香担任我们的导游,她是从贵州省的遵义市嫁过来的,她性格开朗,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她带着我们顺着沿河的古石道一路参观,石头路,古小叶榕,土楼,古街市,都在我们的观光和她的解说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镇中沿河岸生长的13棵古老的小叶榕,它们像巨大的华盖,撑起偌大无比的绿荫。其中一棵小叶榕高达20米,冠幅有45米,胸围粗到14米零29厘米,树龄已有665年。由此可判断,云水谣这个小镇的历史已有600多年了,也就是说,在元末明初时,就诞生了这个小镇,是个名副其实的古镇。据相关资料介绍:云水谣呢,原名叫“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重要景区,国家5A级。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为借电影《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的人文意蕴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然还有土楼,土楼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成了土楼群。付元香介绍说,当初建这些土楼,是为了防土匪,防强盗。如遇土匪、强盗来袭,便立即关紧大门,土楼上有瞭望台、瞭望孔,可从那些小孔中射杀来袭者。如果敌人放火烧大门,门上方的储水池立即向大门放水,使之不能燃烧。过去富人家都住土楼,如今家庭经济条件好的都不住了,在土楼外另建了现代化的数层小洋楼,小洋楼里有自来水、空调、冰箱、大彩电,再不用从土楼里的井水打水用了。土楼已成为政府保护下的旅游景点和建筑文化的传承了。土楼使用功能的演变,折射出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们不会再那样在土楼里担心失火、担心匪患、提心吊胆地生活了,平安、自由、劳动、挣钱、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早已成为云水谣人的生活常态了。

  在较大的土楼,如方形5层高的和贵楼,以及在大的祠堂前,我们看到立有多少不一的石柱,少则一根,多则五根,高约十一、二米的样子。元香导游解释道,石柱分为三种:顶上雕毛笔头形的,表示该家族出了文官,如和贵楼前的文官柱表示他们家出了文官,最大的官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顶上雕狮子的,代表出了武官;顶上雕龙的,表示出了百岁老人。从那些坚定不移地立着的石柱可以看出,云水谣人注重文化和教育后代,在圆形而体型巨大的怀远楼的大门两边,有副对联,上写道:“怀以德敦以仁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慿兹灵秀毓人文。”云水谣历史上出了很多栋梁之才,他们为国家的治理以及国防、文化和教育等国家大业做出了贡献。试想,如果不重视文化和教育,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村小镇,能涌现出那么多的杰出人才吗?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大别山的第一春金寨望春谷野生玉兰花争奇斗艳⊙“三·八”国际妇女节大别山景区特别优惠⊙多彩的江背打卡不一样的乡村游⊙云水谣纪事⊙人间仙境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