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浇灌扶贫花

  尹军 本报记者 张世巧

  火红的草莓引来游客采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春节前后,裕安区城南关王庙村草莓大棚里一片忙碌景象,打叶、采摘、选果,新鲜的草莓品相好,口感鲜甜,价格也不错,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强化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推进产业富民。近年来,裕安区紧紧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思路,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使贫困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收益。

  关王庙村地处城郊,地理优势明显,草莓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我是2015年开始种植草莓的,目前有8个大棚,每个大棚年收入在一万多元。”在草莓种植大户郑兴萍的大棚里,她和几个村民正在忙着摘叶,她说上一批草莓刚采摘完,为确保草莓有必要的养分,必须除去多余的叶子。郑兴萍告诉记者,如今自己又承包了30亩田种西瓜,扩大自己的种植产业规模。

  “我家小孩子小,在家照顾小孩和老人,出来在这干干活,一个月一千五六百元。”在大棚里务工的贫困户王承俊家有6亩地,都流转给大户种草莓,每亩租金600元,自己又在大户棚里干活,每个月也有1000多元。

  “每月2000多元钱,活不重的,能照应照应家庭,一方面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另一方面家庭也照应到了,可以说是两全齐美啊!”在裕安区分路口镇春晖特色扶贫基地产业园里,贫困户胡玉文正在基地里忙碌着,胡玉文今年60多岁,过去在外打零工,现在在基地里干些施肥、采摘等活,他说现在年纪大了,在外面打工没有合适的工作,基地的活不重,正适合自己这个年龄。和胡玉文一样,春晖特色扶贫基地产业园带动和吸引了邻近四五个村的40多户贫困户在基地里帮忙,每年每个贫困户能增收15000元左右。

  “下一步公司规划逐步再建100个大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加经济收入。”丰泰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晓路说。通过前期镇村两级的联系,由六安市春晖教育集团投资成立的丰泰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分路口镇古城村、傅氏祠村境内建设了春晖特色扶贫基地产业园,主要保障春晖教育集团下辖多所学校的营养餐供应,基地于2018年6月开工,园区计划总投资1亿元,一期规划占地面积10000亩,目前已流转土地800多亩,已建有蔬菜标准棚180多个,育苗棚7个。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主持召开特殊困难群众扶贫和产业扶贫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庐韵剧场”火新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全程帮办服务⊙产业浇灌扶贫花⊙我市游泳健儿在省青少年游泳冠军赛夺冠⊙我市坚持内外兼修推动乡村文化振兴⊙6人获评第四届“六安市首席技师”⊙全省首个高速服务区汽车换电站在金寨投入使用⊙舒城灯谜竞猜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