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
在持续不断的入户走访中查探民忧民愁,在持续不断的排忧解难中加深干群联系,在持续不断的主动作为中助推精准扶贫,这是舒城县山七镇燕春村扶贫工作队总结出的有效做法。
山茶油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然而长期以来受农户经营分散、技术薄弱、品质较差等诸多问题制约,该村的山茶油不上规模,不成品牌,不出特色,更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没有统一的对外销售渠道,当地村民的茶油卖不出手,卖不上价,成为群众心头的烦心事。辛勤劳动却没有对应收获,如何解决这问题,成为姚斌带领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件头等大事。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驱动,大户能人带动,群众引导发动。姚斌会同村两委,在油茶产业升级上下功夫,用好产业扶贫政策,推动贫困户新建油茶和低产改造,2017年、2018年广泛推开油茶新建与低产油茶改造工作,同时择址新建了油茶示范基地,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村里注册成立了燕家店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此为渠道打造茶油对外销售渠道,2017年借助油茶产品实现集体经济的突破。2018年末,燕春村油茶再获丰收,专业合作社收集了4000斤优质山茶油。为确保这些茶油能够及时销售出去,实现集体经济增收,村民群众增收,燕春村扶贫工作队早谋划,早协调。先是升级茶油包装,采用市场更能够接受的500ml小包装,精心设计标签,展示产品形象;再是借助帮扶力量,姚斌专门向帮扶单位市城管局和市邮政公司联系协调,得到了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1月27日,燕春村积存的4000斤茶油全部找到渠道销售一空,将推动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创新高。
“农闲时节打牌赌博不如编大扫把。”这是姚斌开村民组会议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燕春村当地竹子资源丰富,而受市场因素,距离因素制约,毛竹砍伐后剩余的竹丫,竹条却无人问津,而市环卫处主任姚斌却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环卫保洁部门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扫把,而竹丫、竹枝就是制作大扫把最好的原料。姚斌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民邵志轩有一手编制大扫把的好手艺,多次上门发动他带动大家伙扎制大扫把。带着试试看的心理,邵志轩于2018年3月扎制了500把大扫把,姚斌如约联系环卫保洁部门上门全数收购。初尝甜头的他更是鼓足干劲,截至2019年初,共交付1353把大扫把,增收10000多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有20多户村民开始重拾这门手艺,其中贫困户黄廷峰积极响应,制作了133把大扫把直接被一销而空。还有村民咨询姚斌书记能否扎制大扫把增收,姚斌带领扶贫工作队上门看了他们扎制的样品后,当场联系环卫保洁部门下了订单,令村民高兴得合不拢嘴。
要想富先养猪。过去一年,燕春村养猪产业得到大力发展,贫困户鲁和传利用金融扶贫三万元贷款,新建了猪舍,将生猪养殖规模翻了一番达到26头存栏量,在帮扶责任人和姚斌的指导下,重点发展黑毛猪养殖。临近年关,该户还剩最后的三头猪没有及时销售出去,而类似的情况在村里还有很多,姚斌号召帮扶干部,发动社会关系,积极向外推介燕春村猪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鲁和传、黄从森、包训文和陈世付等十多户村民家中猪肉被销售一空。
“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好事、实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付出真心、真情、真意,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用坚持不断的主动作为,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扶贫干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意志,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最终的胜利。”燕春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姚斌如此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