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看看 别样年味

  本报记者 储著坤

五的1110131.JPG

  本报记者 袁洁 摄

  年,就这样飞快地过完了,心,却不能立即平静下来。回想起来,儿时的年味,似乎是父母亲腊月里的忙碌,山村里的团圆饭;上班安家后,团聚的地点时有变化;如今,孩子上小学了,团聚的地点选在了大都市。三十多年来,虽然团聚的地点、吃年夜饭的方式在不断地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却丝毫未曾冲淡,依旧在我心中浓烈地弥漫。

  过年,是不远万里的阖家欢聚,是翻山越岭的老少团圆。借用一句赶时髦的话来说,过年也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日子。不同于小时候的喷香圆子、大块鱼肉、兔子灯和呲花炮,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如今,过年和团聚的方式在传统中有了不断的新突破,不断的与时俱进,“年”字虽简单,但其内涵却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

  与过去,在除夕之前赶回山里老家不同,这次是搭着反向春运的高铁,一家子来到了上海,与妹妹、妹婿一大家子在一起团聚。选择在上海过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孩子能记事了,趁着春节假期,带她出去看看,山村里的稻粱菽麦黍稷、马牛羊鸡犬豕,孩子固然要分清,但大城市的流光溢彩和非凡魅力同样要带她去感受,在过年这个不平常的日子里,一家子团聚的同时,边走边看,丰富孩子阅历,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之前,曾听说上海当地生活节奏十分地快,对过年并不在意,年味也不那么浓烈,切身感受之后,发现这话有些偏颇。虽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但对于中国传统春节是一致认同的,只是年味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不像老家农村、乡镇、县城,年前几天,大家就开始置办年货,为过年做充分的准备。在我看来,上海当地人并没有刻意去贮存或是准备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的方便。年二十九开始,一大家子十几人就开始团聚,当地的饮食方式与老家相比差距很大,基本见不到老家这边热腾腾的锅子。大年三十,一大家子换乘地铁来到陆家嘴附近,体验上海之巅,品尝西餐的同时,感受别样的年味。

  正月里,走上街头,景点热闹非凡,匆忙的脚步、不同的口音,让你感受到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或许是像我们这样搭着反向春运潮,在异地过大年的人群是越来越多了。七天下来,走走看看,细细品味,传统的年味依旧在大都市弥漫。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春节里的“敬业福”⊙走走看看 别样年味⊙亲情的温暖⊙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