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妻子十五载 致富能人用爱撑起家

  (上接一版)老纪把最强大最真挚的爱给了妻子和孩子。妻子从最初的不省人事渐渐恢复到能发出嗯嗯的声音,再到如今基本可以自己吃饭。这些年,老纪既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令他欣慰的是,懂事争气的孩子也一步步长大成人,考入合肥铁道工程学院,毕业后在铁路部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2017年,纪道明被评为孝老爱亲类“六安好人”,这是对他多年来为家庭的担当与付出的最好肯定。

  不等不靠,他靠勤劳迎来转机

  照顾妻儿,让纪道明负债累累。2014年,纪道明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帮他申报了危房改造项目,落实了危房改造补助10000元,改造后的房子焕然一新;为其妻子办理了残疾证,按年度享受残疾人补助和慰问;还为其全家人办理了健康脱贫工程医疗服务证。多项帮扶措施并举,解除了纪道明脱贫致富的后顾之忧。

  2014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纪道明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次年,他主动申请发展养牛产业,在当地荒滩上养了5头牛,当年就实现利润1.5万余元。2016年,纪道明养的牛增加到了8头,村里为他申报了产业扶贫补助5000元,实现纯利润24000元。

  随着梅山村扶贫工作队帮忙解决了销售难题,纪道明的干劲也越来越足。2017年,他申请扶贫贷款5万元在梅山村仓房组租地3亩新建黄牛和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当年散养黄牛30头、白鹅200只、麻鸭200只。期间,他还作为梅山村贫困户代表与迎驾慈善基金会、安徽省徽菜产业发展促进会、固镇军明皖西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七家合作商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就扶贫捐助、种苗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服务达成了合作意向,进一步增强了他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这一年直接增收5万元。2017年底,纪道明光荣地摘掉了贫困户的穷帽子,2018年,他主动申请退出了低保。

  在脱贫致富的同时,纪道明没有忘记梅山村的父老乡亲。早在修建牛棚的时候,老纪就找到村里的贫困户,请他们铲土、砌墙、割草,带动贫困户增收。2017年,为了把养殖基地的务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同时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驻村工作队、镇驻村指导组、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确定了参与合作社用工的26户贫困户名单,村合作社与26户贫困户签订了用工协议,根据贫困户的身体状况和技能特点合理安排在老纪的养殖基地务工,每户增收1500元。2018年,他的带动力度更大了,30户困难群众以每户500元入股到村合作社养鹅,村合作社委托他经营管理,受益全部给入股农户分红,户均每年可增收1000元左右。在帮助纪道明的同时,梅山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能人大户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帮带其他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8年,合作社养殖了30头黄牛、1000只鹅、500只麻鸭,收入近30万元。其中,给贫困户分红、发工资近8万元,户均增收1500余元。我自己也实现增收7万多元。”纪道明说。今年,他又承包了20亩土地,打算发展泥鳅和龙虾养殖业。“现在政策那么好,我更要努力干了。不仅我自己要脱贫致富,还要带动咱们村老百姓富起来。”纪道明告诉记者。

  2018年底,纪道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提名,这是对他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最大褒奖。

  产业脱贫,提振村民“精气神”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没来之前,梅山村没有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处于无规划、无规模、无主体带动的“三无”状态。2017年5月,扶贫工作队的到来给梅山村带来了新气象。

  当年,梅山村成立了舒城毛竹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纪道明作为社员发起人登记备案,并被选为执行监事。扶贫工作队还帮纪道明注册成立了房仓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包括动物饲养、隔离、屠宰加工,水稻及农产品种植等。两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立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助推村级产业走上了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平台搭建起来后,规模就要扩大。2017年,扶贫工作队又帮助纪道明新建了黄牛和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1000只鹅苗入棚的时候正值初春,天气还很冷,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同志全员上阵,和纪道明一起把1000只白鹅一一搬入鹅棚。有一段时间有鹅苗出现感冒发热现象,呈现扩散的趋势,扶贫工作队立即联系了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学教授,安排扶贫工作队员带着老纪把生病的鹅苗送到安农大去解剖诊治,确定病因,将损失降到最小。2018年,为了帮助纪道明更好地发展生态散养产业,扶贫工作队又投入扶贫资金10万元,帮助他新建了300平方米的钢结构牛棚。

  如何打开销路,帮助老纪把黄牛、白鹅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也是扶贫工作队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他们专门邀请安徽省徽菜产业促进会来梅山村召开特色农产品洽谈订购会,十余家餐饮企业实地查看了老纪的黄牛、白鹅散养基地,并达成了合作意向。前段时间,扶贫工作队联系了销售商来梅山村考察,回去之后专设了“六安好人牛肉摊位”,协助纪道明销售黄牛、白鹅等特色农产品。

  “这两年,我们亲眼见证了老纪从一个贫困户到能人大户再到致富带头人的转变。老纪是梅山村134户贫困户和400多户普通群众的一个典型缩影,梅山村像他这样的能人大户还有不少。从老纪的身上,我深深地体会到,脱贫致富的过程首先是改变人的过程。扶贫先扶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一个人就是要激发他的内生动力,脱贫致富的过程也是产业发展的过程,更是带动大家致富的过程。要通过合作社牵头、大户带动的方式,将贫困群众和能人大户‘捆绑’起来,让贫困群众尽快迈入‘致富快车道’。”梅山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王力说道。经过努力,梅山村于2017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当年贫困发生率1.8%,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0.64%,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5万元。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不少村民家庭院里已停放着归来的小汽车,纪道明家旁边的小公园景色怡人。“现在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2019年,我准备在白鹅散养基地周边流转20亩土地,种植牧草饲料,养殖泥鳅和龙虾,带着更多的村民致富。”纪道明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儿子也回来过春节,前几天他已经抽时间将家里里外外打扫一番,年货也准备了一些,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好。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向广大干部群众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祝伟大祖国繁荣吉祥⊙守护妻子十五载 致富能人用爱撑起家⊙杭黄高铁上的喜乐联欢⊙六安市金安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六安市裕安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六裕国土资告〔20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