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苛要求”困难户也是一种偏见

  钱小凡

  网络时代,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想靠作秀来欺骗人们感情的,最终都会露馅,这是科技为时代带来的进步。

  但是,这种来自网友的“凝视”,有时候也有值得反思的偏见。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最近就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件。镇政府网站上发布的走访困难户的新闻,竟然出现了“价值30万的钢琴”,而有的困难户家里竟然还有“豪华水晶灯”和红木家具。不少网友瞬间“炸裂”,惊呼自己生活还不如“困难户”。

  三林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赶紧删除了微信公号上的推文,并且宣布进行调查。最终事实是这样的:儿童弹的并不是德国原装进口的38万元钢琴,而是一架二手雅马哈钢琴。住户买钢琴,是为了治疗孩子的罕见病,而照片所拍摄的,就是小朋友为了“感谢”进行演奏的画面。至于豪华水晶灯,实际价格只有1900元。

  我们还是必须得为网友挑刺的精神点赞,不管是“扶贫”还是“公益”,这样的监督都是好事,可以帮助把事情做得更好。镇政府详细的调查也值得肯定,这是公信力和责任感的体现。

  镇政府公布的信息中还有一个细节,家里有钢琴和吊灯的“困难户”,都是因病造成的“困难”。换句话说,此前他们还是有买得起1900元吊灯和5000元二手钢琴的实力,只不过因为家人昂贵的治疗费用,才到了需要帮扶的境地。

  这样的解释背后其实有一种苦心。因为在调查结果公布后,仍然有不少网友认为1900元的吊灯和双开门冰箱太过奢侈,似乎困难户必须把吊灯摘下来,换成那种简陋的电灯泡才更符合“身份”。

  这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情绪。不同地方的人对“困难”可能有着不同的感受。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方之一,他们的“困难户”能够使用双开门冰箱,不是什么离奇的事情。并不是每个地方的“困难户”都会像偏远的山区一样,没有电,饮水困难,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这种对困难生活的想象,很多是建构在夸张的文学作品之上,即便是在农村,也未必是普遍现象。

  相同的思维,在前几天引起讨论的《啥是佩奇》的短片中也有所表现。短片的制作方首先就假定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老年人的人设,假定农村老人必然是不知道小猪佩奇的。其实,即便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不知道小猪佩奇的老年人甚至中年人也大有人在。

  对政府的扶贫工作进行挑刺,不仅是有价值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是以这种目光来打量“困难户”和“农村”,就出现了心理偏差。“我过得还不如困难户”看上去是叫苦,其实却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

  这样的观念,其实是在要求“困难户”或者穷人必须做出符合他们身份的事情——就像前两年出现的新闻一样,拿助学金的大学生,不能穿像样的运动鞋,不能去网吧,甚至不能恋爱,否则就会被同学们指责。这样的指责,其实是把经济层面的困难,上升为某种道德缺失。这不是帮助,而是想固化他们的处境——让他们永远处于被同情的可怜境地。

  据《新京报》

 选择年月
<2019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节前走访送问候安危冷暖挂心头⊙市总工会春运志愿服务温暖回家路⊙市属公立医院将推行工资总额和院长年薪制⊙市运管局窗口获评“全省政务服务系统最佳服务窗口”⊙成风化俗倡文明——金寨县红白喜事大“瘦身”见闻⊙“送文化年货”成果展演精彩纷呈⊙“严苛要求”困难户也是一种偏见⊙分路口镇农民春晚架起党群“连心桥”⊙叶集区法院发放涉民生案款20余万元⊙石婆店镇多措并举守“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