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法学院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本报讯(记者 单姗)
皖西学院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为根本目标,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协同育人。
严格教材管理,优先选用重点教材。法学院历来对教材使用严格管理,在教学中一律选用重点教材。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和使用培训,提高任课教师驾驭教材的教学能力,增强教材使用效果。
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育人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
打造思政“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自2009年起,法学院创办“政法周末大讲堂”,迄今已成功举办115期。“政法周末大讲堂”以“领域宽、品位高、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采取学术(专题)讲座、报告、专题访谈等多种形式,力图拓宽学生眼界和胸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拓展课堂育人渠道,强化实践育人。在模拟审判教学中,由学生分角色扮演审判人员、公诉人员、辩护人(代理人)、案件当事人等,切身体验不同角色在诉讼中的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或完善建议,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