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好山水 直奔好前景——我市2018年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静

  天堂寨、万佛湖、红军广场、大别山石窟……六安有着醉人的山水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六安逐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强化旅游宣传推介,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更具说服力,2018年,我市全年共接待游客5394.1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24.8亿元,同比增长20.16%和21.28%,写下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精彩一笔。

  文旅融合促发展

  2018年12月27日,毛坦厂镇马政文化园开园,这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项目。毛坦厂,追根溯源,始于马政。毛坦厂镇深入挖掘马政文化,于2017年从“中国马都”锡林郭勒招商兴建了马政文化园,打造“大别山下的茶谷马镇”,力争成为六安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

  2018年,在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在行业管理职能整合的同时,也给文旅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谋文旅发展,我市早在前几年就已经行动,为青山绿水注入文化灵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如2018年4月21日开幕的第七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四届六安茶谷开茶节活动,凸显六安独特的茶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和非遗文化,充分展示推介了六安红色土地、绿色振兴的崭新面貌和靓丽风采。该活动在第25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入选2018年度金牌案例。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走进金安,有9+N个景观节点、16个景区构成的九十里山水画廊美景,是一处集厚重历史文化、地质科考探险、畅游灵秀山水、体验民俗风情、尊享慢谷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而霍山县深入挖掘汉文化、红色文化及三线文化等内涵,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整合三线厂等闲置资产,开发建设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等文创部落旅游景区。

  “让游客来到六安不仅看到风景,也细品生活、了解风俗,构成了我市旅游一个鲜明的特色。”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我市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旅游+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一种常态。

  品牌形象更响亮

  “千里皋榕情,高铁一线牵。”2018年12月13日,“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旅游招商推介会走进“榕城”,让福州市民进一步了解六安山水人文,开创两地旅游互促的新局面。

  市场经济,品牌是金。早在2018年初,我市就制定了《六安市2018年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方案》,采取走出去宣传的方式,先后在苏州、常州、武汉、福州等7市开展了“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旅游推介活动,此举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六安旅游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同时我市还积极参加省内外旅游博览会,借助成功举办的六安茶谷开茶节、六安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等节庆活动和重大赛事,展示六安旅游风采魅力,扩大了宣传营销效应。

  我市在全方位引导推介旅游的同时,还注重抓景区建设。2018年全市重点旅游项目144个,投资155.21亿元。悠然南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别山风情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佛子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取得阶段性成效;金寨县“两园一院”、霍山县东方大地百草园等地获批第三批省研学旅行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皖西烈士陵园等15处景区(景点)入选首批安徽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借力好山水 直奔好前景——我市2018年旅游产业发展综述⊙市城区第十六届迎新春长跑活动举行⊙付新安走访慰问城区困难群众⊙“健康家庭”的幸福生活⊙电视剧《上将洪学智》研讨会在京召开⊙叶露中在调研城区小区雨污混接、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时强调⊙叶露中调研节日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情况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