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王娟球
“吴大爷”在裕安区鼓楼街道小东街社区是个名人。“吴大爷”叫吴明玉,今年71岁,是一位社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员,因为年龄高,常常穿梭于各家各户,社区男女老少都亲切地喊他“吴大爷”。
有邻居问吴大爷,“这么大岁数,还不享享清福,干嘛当这个苦差事?”吴大爷笑着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做居保宣传员既发挥余热,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吴大爷的真诚打动了社区每一个人,也正是这股“拧”劲,吴大爷说服家人,成为社区里年纪最大的居保宣传员。
吴大爷告诉记者:“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拉扯几个孩子长大,没有攒下多少积蓄,也没有退休金,就怕给儿女添麻烦增负担,但自从有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我的顾虑完全消除了,现在我和老伴每月都能领到500元的养老金加上个人积蓄,我们衣食无忧了。”吴大爷高兴地说:“养老保险真是惠民利民的好政策,我心甘情愿来宣传这项民生工程,让大家像我一样安心养老,放心养老!”
从2012年开始,居保宣传员工作吴大爷一干就是六年!吴大爷当居保宣传员以来,社区组织的就业招聘会、居民参保一堂课、线上线下联动、搭建参保宣传台、为参保出谋划策、解难答疑等活动,吴大爷一场没有落下,耐心细致为居民讲解答疑,清算经济账、明白账、对比账,办理参保流程、参保注意事项,在社区宣传员中发挥了“老当益壮”的带头作用。
吴大爷刚开始做宣传员时,入户宣传、集中宣传、短信宣传是居保宣传主要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使用,创新宣传方式随即到来,微信朋友圈、QQ、微博等新媒体成为宣传主流。吴大爷的老年手机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吴大爷一阵纠结后,拿出两千元积蓄,在女儿的陪同下去商场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买了新式手机,吴大爷又是欣喜又是忧,喜的是吴大爷拥有宣传居保政策的“新式武器”,忧的是如何使用,怎么操作,于是吴大爷找到邻居家请教刚大学毕业在家休假的小赵。吴大爷的故事邻居小赵早有耳闻,听说来意后更是钦佩,决定当个“网络小老师”来教吴大爷,吴大爷准备好笔、纸、老花镜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听、仔细记。晚上回来,静心“研究”如何注册、如何拍照、如何发朋友圈、发微博……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吴大爷学会了智能手机的很多功能。现在,吴大爷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宣传”开启了他居保宣传工作崭新模式。
“吴大爷,这份工作枯燥单调,您不嫌累吗?烦吗?”采访最后记者问道。“烦啥呀,居民不积极参保,居民不知晓政策我才烦呢,只要大家不嫌弃我走路慢点、说话慢点、经济账算慢点,我会一直干下去,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确保满意!”吴大爷微笑着说,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