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车键”——2018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康家佳

  机器轰鸣、吊塔林立、车辆穿梭……岁末年初,皖西大地处处奔涌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一个个已建或在建的项目,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车键”,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这“快车键”的背后,是“干”字当头结出的硕果。

  “六安火车站改扩建后,乘火车出行感觉比以前好很多,无论是设施,还是候车环境、进出站通道,较以往都有着很大的变化,对于我这种出差常需要坐火车的人来说,方便了不少。”1月15日,记者在改扩建后的六安火车站候车室,见到了在此候车的市民马丽,她告诉记者,经过一系列改造工程,火车站得到了全面提升,检票、乘车更加有序、便捷。马丽口中的六安火车站站房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93亿元,新站房结构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站前广场结构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是我市2018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项目之一。

  2018年年初,我市积极谋划当年重点工程项目,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长安北路、龙河路桥、广播电视发射塔、监委业务用房、永安南苑等49个项目开工建设;火车站站房改扩建、佛子岭中路改造、市民广场、金安区东城学校、凤凰东苑等24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全年完成市本级政府投资86.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数字的背后是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努力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量、提速的现实表达。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这多亏了政府开展的小街巷整治,我们每天都要沿着家附近转一转,感觉特别好。”家住和顺巷附近的居民周女士说。市政工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先导性工程,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2018年,我市有条不紊地对城区小街巷进行综合治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强化担当,主动作为,通过道路维修整治、排水管网治理、完善亮化照明、街巷美化等具体改造内容,让一条条小街巷实现了路平、水畅、灯亮,完成了亮化、美化、序化的蜕变,像周女士一样受益的还有其他23条小街巷周边的群众。

  去年以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理顺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在项目谋划上突出民生领域,成立了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整合压实了政府投资项目谋划主体责任,启动实施了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专项行动,在补短板、惠民生、提功能等领域谋划了8大项32个项目。东望佳园、梅园小区、龙河苑等安居工程的建设,让市民早日入住新房;市民广场让群众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针对城区交通拥堵现状,谋划了城区环线畅通工程,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面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慎重决策。 (下转三版)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在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强调凝聚智慧和力量激发奋斗热情⊙《上将洪学智》首播发布会在京举行⊙城区扒窃侵财类案件 大幅下降⊙电视剧《上将洪学智》今日央视开播⊙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车键”——2018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综述⊙“爱心年礼”扬家风⊙我市计划到2020年底所有乡镇实现通公交目标⊙恶势力横行乡里 拔“毒瘤”绳之以法⊙今年春运从今日始至3月1日结束⊙⊙⊙⊙⊙⊙⊙⊙⊙⊙⊙⊙⊙⊙⊙⊙⊙⊙⊙⊙⊙⊙⊙⊙⊙⊙⊙⊙⊙⊙⊙⊙⊙⊙⊙⊙⊙⊙⊙⊙⊙⊙⊙⊙⊙⊙⊙⊙⊙⊙⊙⊙⊙⊙⊙⊙⊙⊙⊙⊙⊙⊙⊙⊙⊙⊙⊙⊙⊙⊙⊙⊙⊙⊙⊙⊙⊙⊙⊙⊙⊙⊙⊙⊙⊙⊙⊙⊙⊙⊙⊙⊙